|
||||
|
學科專業介紹 0202 應用經濟學(授經濟學學位) 應用經濟學主要指應用理論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研究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各個專業領域的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的規律性,或對非經濟活動領域進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個經濟學科。我校“應用經濟學”是以省部級重點學科——產業經濟學為特色,依托我校陜西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信息產業發展研究中心、部級重點實驗室——信息產業仿真模擬實驗室與省級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區三大平臺資源,立足西部,面向全國,開展信息產業發展相關研究,主持并完成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社科基金項目,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研究成果,對電信、郵政等現代信息服務業的改革發展起到了理論支撐與實踐應用作用。 本學科涵蓋的二級學科及主要研究方向為:國民經濟學(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技術創新經濟與管理、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區域經濟學(區域產業集聚研究、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研究),財政學(財稅監管與投資評估、財務管理與稅務籌劃),金融學(金融市場與投資、網絡金融與電子銀行),產業經濟學(產業規劃與信息產業發展、產業組織與管制、網絡經濟與移動商務),國際貿易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踐),勞動經濟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勞動經濟理論與實踐),數量經濟學(數字經濟與云計算研究),國防經濟學(國防信息化、國防企業組織與發展戰略、國防預算與管制)。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科立足于當代世界政治、經濟和文化思潮,結合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三個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中的基本原理,以及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運用和與發展。我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科主要結合西方哲學和文化、中國哲學和文化、中國革命和建設歷程、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大問題、當代世界政治和經濟等方面進行研究,已經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當代社會思潮、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流派、中國革命和建設史基本問題等。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授法學學位)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力圖將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和理論、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論和實際有機結合起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和規律,深入總結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歷史。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主要圍繞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史、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網絡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展開研究,已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等。 0774 電子科學與技術(授理學學位) 電子科學與技術是物理電子學、近代物理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路與系統及相關技術的綜合交叉學科,主要研究電子信息科學技術領域內的基礎理論、基本方法和關鍵技術,是與電類相關的其它學科發展的基礎。西安郵電學院的“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現有教授9人,副教授17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0人。近5年來,本學科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400篇,其中被SCI、EI收錄120篇;獲得省部級獎勵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 本學科涵蓋的二級學科及主要研究方向為:物理電子學(量子信息調控、光纖傳感理論與技術、計算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非線性電路及其應用理論、數字信號處理算法、電路與系統的優化建模),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固體系統中電子的動力學研究、小尺寸半導體器件的可靠性分析、新型光電功能材料),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磁兼容分析、電磁波在非均勻介質中的傳播與接收、負折射率電磁材料研究)。 0775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授理學學位) 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774)”學科包括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和計算機應用技術三個二級學科。“計算機應用技術”2003年評為陜西省重點學科,2008年評為陜西省重點建設學科,“軟件工程實驗室”為原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陜西省名牌專業和特色專業,以本學科教師為主要成員的“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本學科重點開展計算機基礎理論的研究工作。“計算機系統結構”學科將計算機系統結構與VLSI技術相結合,圍繞并行計算機系統和多核GPU處理器開展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前沿探索,開展面向新型體系結構的模擬仿真、并行處理方法與理論、可信計算體系架構、片上網絡(NOC)和片內高速互連技術、VLSI測試和設計驗證方法等研究。“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學科在軟件可信性及軟件測試理論、智能信息處理、計算智能與數據挖掘、中間件技術與物聯網應用軟件開發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以計算機在郵電通信領域及傳統工業領域應用所涉及的理論與技術為研究重點,在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通信、數字圖像處理與機器視覺、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等方面開展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開發工作。 0803 光學工程(授工學學位) 光學工程學科是以幾何光學、波動光學、量子光學及非線性光學等科學技術為基礎,與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精密機械與制造、計算機科學及微電子技術等學科緊密交叉和相互滲透的學科。它包含激光技術、光通信技術、光電子和光子技術等,推動建立了一個規模迅速擴大的光通信和光電子產業。我校光學工程學科圍繞光通信技術、光網絡技術、光電子和光子技術、光電檢測與傳感、光纖光學、量子光學等領域展開教學和科學研究,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近5年來,本學科共承擔國家級、省部級以及企業合作科研項目20余項,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3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30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2項。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光通信器件與技術、光網絡中的全光信息技術、非線性光纖光學及量子信息技術、光電傳感、檢測與顯示技術、光子學與光集成技術、信息光電子技術。 0809 電子科學與技術(授工學學位) 電子科學與技術是物理電子學、近代物理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路與系統及相關技術的綜合交叉學科,主要在電子信息科學技術領域內進行基礎和應用研究,是其它與電類相關學科發展的基礎。我校“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依托原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專用集成電路設計中心(ASIC中心)、陜西省通信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115”、陜西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和計算機與微電子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積極開展多個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教學,近五年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國家“863”計劃項目3項、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和一大批橫向科研項目,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在內的國家級、省部級各類科研獎勵9項,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研究成果。 本學科涵蓋的二級學科及主要研究方向為:物理電子學(光子晶體器件、光電子成像技術、納電子材料及相關器件),電路與系統(專用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數字信號處理算法與系統實現、圖形圖像與視頻處理和電視與顯示技術),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小尺寸半導體器件及其電路可靠性、固體電子系統中的動力學、新型光電功能材料),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非線性電路理論與技術、無線與電波傳播、射頻微波電路設計)。 0810 信息與通信工程(授工學學位) 信息與通信工程是現代高新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信息社會的主要支柱。本學科所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以信息獲取、變換、存儲、傳輸、交換為主體的各類信息處理、信息傳遞及信息在各工業領域的應用,是一個基礎知識面寬、應用領域廣闊的綜合性學科。該學科旨在培養通信、通信網絡、信號處理、信息安全及相關領域,基礎扎實、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強、具有獨立解決工程技術問題能力和從事本學科領域科學研究的能力的高層次專門人才。我校“通信與信息系統”學科是省部級重點學科,以部級重點實驗室“現代通信技術實驗室”為支撐,建有西北高校唯一的“全程全網全真的電信級通信網絡實驗平臺”,并設有通信技術研究所、信息安全研究中心、計算機視覺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形成了具有雄厚基礎和鮮明特色的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 本學科涵蓋的二級學科及主要研究方向為:通信與信息系統(現代通信網、寬帶無線通信技術、光通信技術),信號與信息處理(網絡與信息安全、現代信號處理及應用、物聯網技術及應用)。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授工學學位) 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2)”學科包括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和計算機應用技術三個二級學科。“計算機應用技術”2003年評為陜西省重點學科,2008年評為陜西省重點建設學科,“軟件工程實驗室”為原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陜西省名牌專業和特色專業,以本學科教師為主要成員的“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本學科加強計算機與通信的結合,硬件與軟件的結合,形成了具有郵電通信特色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計算機系統結構”學科研究計算機系統,包括嵌入式系統、通信系統的軟件和硬件的體系結構,在Web Service技術、云計算相關技術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學科研究網絡化應用需求使計算機軟件呈現的網絡化、智能化、可協同、高可信等問題,在通信專用軟件的研究與開發、軟件測試理論與測試平臺、3G智能手機應用軟件開發與測試技術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以計算機在郵電通信領域及傳統工業領域的應用所涉及的原理、技術和方法為研究重點,在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通信、基于網絡的通信終端管理系統、數字圖像處理與機器視覺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 0835 軟件工程(授工學學位) 軟件工程是一門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構建和維護有效的、實用的和高質量的軟件的學科。我校“軟件工程”學科緊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的發展步伐,不斷探索軟件工程的新理論和新方法,研究解決網絡化應用需求使計算機軟件呈現的網絡化、智能化、可協同、高可信等問題。本學科以原信息產業部部級重點實驗室“軟件工程實驗室”和“西安郵電學院軟件工程研究所”為支撐,涵蓋計算機學院、信息中心、物聯網與兩化融合研究院等單位,面向郵電通信產業發展和行業需求,在通信專用軟件的研究與開發,3G智能手機應用軟件開發與測試技術,中間件技術與物聯網應用軟件開發以及嵌入式智能終端網管系統等方面開展了長期研究與開發工作,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可信軟件技術、嵌入式系統與軟件、網絡計算理論與技術、計算智能與數據挖掘等。 0871 管理科學與工程(授工學學位) 管理科學與工程(授工學學位)是管理學與工學的交叉學科,通過綜合運用系統科學、現代數學、行為科學、管理學、經濟學及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對復雜系統進行分析、規劃、設計、控制、管理,以使其達到綜合最優化。其立足于人類管理活動總體協調的需要,既兼容多種管理理論優勢,又吸取應用數學、運籌學等多種數理方法,還汲取管理技術、系統技術、信息技術等現代技術,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中的基礎理論、策略、方法等進行綜合集成,科學處理,用于解決人類管理工程實踐問題。管理科學與工程作為一級學科,是我校管理學科群的帶頭學科,是校重點建設專業之一,具有明顯的管工融合特色,強調現代管理理念和現代管理的方法技術以及方法論,特別是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網絡化、數字化和信息化是本學科的發展方向,培養具有高技術含量的管理科學研究與應用人才是本專業的目標。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業工程、項目管理、電子商務、物流工程與管理等。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授管理學學位) 管理科學與工程是管理學門類中的一級學科,是研究人類管理活動規律、特點,并用以改善人類社會活動質量的一門綜合性交叉科學。該學科是綜合運用系統科學、現代數學、行為科學、管理學、經濟學及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對復雜系統進行分析、規劃、設計、控制、管理,以使其達到綜合最優化的研究領域。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是我校管理學科群的帶頭學科,是校重點建設專業之一,具有明顯的管工融合特色,強調現代管理理念和現代管理的方法技術以及方法論,特別是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該學科面向前沿研究,網絡化、數字化和信息化是本學科的發展方向,培養具有高技術含量的管理科學研究與應用人才是本專業的目標。管理科學與工程是一門具有高度綜合與交叉性的學科,該學科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強勁的社會需求。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管理決策與系統分析、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企業經營管理,工業工程、電子商務與物流等。 120202 企業管理(授管理學學位) 企業管理學科側重研究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企業經營管理理論、方法與應用。我校“企業管理”學科主要研究企業及其它社會組織管理的一般規律,為提高企業及組織效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特別在通信設備制造企業和通信服務企業的經營管理、投融資、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企業經營與策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形成了較鮮明的特色。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通信企業運營管理、市場營銷與商務策劃、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等。 085208 電子與通信工程(授專業學位) 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在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培養方向:本學科根據現代信息社會的特點,在通信網交換、光通信、無線通信、通信信號處理和信息安全等多個層面上培養能進行科學研究、工程設計、設備制造和網絡運營管理的工程碩士人才。培養的學生能夠系統地理解和掌握通信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了解該領域的最新技術發展;拓寬專業口徑,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最新成果,使之具有較強的解決該領域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科研開發能力;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科研組織能力和現代企業管理能力;掌握一門外語,能較熟練地閱讀本領域的外文資料,并具有外文寫作能力。 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在電子工程學院培養方向:在電子、通信及相關領域,培養基礎扎實、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強、具有獨立解決工程技術問題能力的高層次專門人才。電子工程學院在該領域特別注重電路與系統,尤其是通信集成電路設計等電子信息系統及相關產品實際開發能力的培養。畢業生應具有扎實的電子與通信工程及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較好地掌握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深入了解該領域的發展現狀和動態,掌握先進的電子科學技術研究手段以及工程設計方法,能夠獨立從事該領域中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工作。 085211 計算機技術(授專業學位) 計算機技術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依托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軟件工程”兩個一級學科。近年來本學科在計算機體系結構、軟件設計與測試、嵌入式系統設計與可信性評估、移動計算、Web服務、Linux操作系統、多智能體與無線傳感網絡、人工智能技術等領域形成了穩定的研究方向和科研團隊,先后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計劃項目50余項,廳局級科研計劃38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0余項。本學科近年來與計算機領域相關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產學研合作方面開展了大量實質性的工作,為計算機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可為相關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高等院校培養應用型、復合型的高層次計算機技術與應用方面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本領域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網絡管理與應用、計算機信息系統、計算機控制技術、軟件開發與測試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網絡與多媒體通信、計算機網絡安全、嵌入式應用系統設計與開發等。 085239 項目管理(授專業學位) 項目管理是以項目為管理單位和管理對象,在完成項目的各種活動中應用各種知識、技能、工具和技術,形成一套按工期、預算和要求去優質完成任務的簡明方法,通過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科學技術和市場等資源,以最高效益實現每一樣工作進而實現項目干系人對項目的要求。項目管理在開發項目、執行項目和經營項目上,起著快速有效的統領作用。項目管理屬于工程技術與管理科學知識相結合的交叉性學科和綜合性學科,同時也是一門前沿性學科,廣泛應用于建筑、國防、航天、電子、通訊、計算機、軟件開發、制藥、會展、金融、保險、學校以及政府機關和社會團體等各個領域。項目管理工程碩士是工程碩士的一個領域(專業),是當今世界上備受關注的應用型學位,應用型項目管理人才已經成為跨國公司、大型企業和政府爭相追逐的對象。西安郵電學院項目管理工程碩士領域(專業)結合自身特點,專業方向定位在信息工程管理和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領域,目前已經與國際著名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SAP、Oracle、IBM以及TCS等公司建立了聯合人才培養戰略合作關系。 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IT項目管理、工程項目管理、通信企業運營與管理、政府項目管理、企業研究與開發項目管理等。
085240 物流工程(授專業學位) 物流工程是以物流系統為研究對象,研究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與資源優化配置、物流運作過程的計劃與控制以及經營管理的工程領域。物流工程是管理與技術的交叉學科,它與管理科學與工程、工業工程、信息技術、交通運輸工程、機械工程、環境工程、建筑與土木工程、軍事后勤學等領域密切相關。國外從二十世紀80年代開始興起,我國從二十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進行物流工程理論與實踐的探討。目前,物流工程已成為物流學科發展的新增長點。在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趨勢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而高級物流工程專業人員已成為是我國經濟發展中最為緊缺的人才之一。我校物流工程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專門從事物流企業及企業物流的物流決策、計劃、實施、運作等物流工程的、突出強調解決物流企業及企業物流活動中實際問題的高素質,強能力復合型、應用型高級物流工程管理專業人員。 本領域主要研究方向為:郵政快遞網絡組織與規劃、物流系統規劃設計與仿真、物流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物聯網技術開發與應用等。 |
[發布者:yezi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