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日(28日),成都市教育局正式出臺《成都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按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公布了成都市實施“全域成都統一戶籍”制度以來全新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就近入學辦法。 《實施意見》對小學入學、“小升初”報名登記辦法進行了調整,從今年6月起,成都將取消以戶籍地房產證明為依據的入學條件,調整為“只要適齡兒童實際居住地與戶籍一致”,就可在戶籍地享受就近入學的教育服務,這一變化意味著,“租房入戶”與“購房入戶”享受同樣的教育服務。 今年5月的“小升初”報名登記還是按照“小學畢業生可以在就讀小學登記,也可以轉片回戶籍所在地登記參加微機排位”辦法,但是從2012年起,成都“小升初”登記報名將改為“在小學畢業生戶籍所在地指定的登記點登記或在其戶籍地就讀的小學集中報名登記,參加微機排位。”這意味著,明年起“小升初”將徹底按照戶籍所在地進行微機搖號。 成都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個別學位緊張的學區,暫按一套房屋就近優先解決一個家庭的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其他遷入的適齡兒童、少年由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入學。 小學入學流程 辦法 由適齡兒童法定監護人持適齡兒童與其同一戶籍的本市居民戶口簿,到戶籍所在地指定登記點進行登記。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入學登記情況和學校新生入學學位,劃片安排適齡兒童就近入學。 時間 每年6月,第一周發布入學登記公告,并公布學校新生入學班數;第二周,開始在指定的登記點報名登記;第三周,公布入學登記的名單。 7月15日前,各區(市)縣完成劃片或微機排位工作,并在社區、學校公布;8月底,辦理入學報到手續。 初中入學流程 辦法 自2012年起,由小學畢業生法定監護人持學生與其同一戶籍的本市居民戶口簿,到戶籍所在地指定登記點進行報名登記或由學生在其戶籍地就讀的小學集中報名登記。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報名登記情況劃片或劃片微機排位就近入學。 時間 每年5月第二周報名登記;6月第二周,公布初中學校新生入學班數。 7月第二周,各區(市)縣完成劃片或劃片微機排位工作,并在社區、學校公布。7月25日前,辦理入學報到手續。 政策解讀 登記數超過小學入學學位數咋辦? 學位緊張可劃片搖號 據悉,去年11月,成都市出臺《關于全域成都城鄉統一戶籍實現居民自由遷徙的意見》明確提出,成都將實現全域成都統一戶籍,城鄉居民可以自由遷徙的目標,對全市教育提出了“實現義務教育公平化,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應在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公平就學”的要求。《實施意見》發布后,義務階段學生入學有什么新的變化與調整?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長左華榮對此進行了解讀說明。 變化1 不用出具房產證 戶籍與居住地一致就行 “成都將全面建立在戶籍所在地就近享受義務教育的體制機制。”左華榮介紹,以前城鄉適齡兒童要在戶籍所在地小學就近入學,其監護人要擁有戶籍地房產證明。《實施意見》取消了以戶籍地房產證明為依據的條件,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登記以適齡兒童、少年的戶籍為依據,只要實際居住地與戶籍一致,就可在戶籍地享受就近入學的教育服務。 變化2 先報名再劃片 學位緊張片區也“搖號” 以前城鄉戶籍及入學人數相對固定,小學入學實行先劃片再登記入學的辦法。《自由遷徙意見》實施以后,戶籍實現了自由遷徙,人口流動性加快,入學人數彈性增大,原來相對固定的入學范圍已不能適應城鄉居民就近入學的需要。《實施意見》改為入學適齡兒童先登記,再劃片確定學校服務范圍,以更好地適應戶籍人口的變化。 左華榮表示,對于居住人口密集的區域,入學登記的適齡兒童人數超過學校新生入學學位數的,可采取劃片微機排位方式安排適齡兒童就近入學。“這一做法,降低了為入學而‘遷戶’者的預期,避免出現‘一房多租’、‘一房頻租’的變相擇校狀況。” 變化3 小升初登記有變 在所在戶籍地或小學報名 以前小學升入初中報名登記辦法是:小學畢業生可以在就讀小學登記,也可以轉片回戶籍所在地登記,參加小升初微機排位。《實施意見》按照《自由遷徙意見》的要求,從2012年起改為:在小學畢業生戶籍所在地指定的登記點登記或在其戶籍地就讀的小學集中報名登記,參加小升初微機排位。 變化4 居住地若改變 可隨遷移戶籍申請轉學 《實施意見》按照《自由遷徙意見》的文件精神,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因居住地發生變更,其戶籍隨居住地遷移后,由其法定監護人持學生的本市居民戶口簿,向戶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依據學生戶籍和所在區域學位狀況統籌安排就學。 名詞解釋 城鄉統一戶籍 《自由遷徙意見》確定,建立戶口在居住地登記、隨居民流動自由遷徙的統一戶籍管理制度,實現了戶口登記地與實際居住地的一致。城鄉居民憑合法固定住所證明進行戶口登記,戶口隨居住地變動而變動。 政策照登 入學原則:戶籍與居住地一致 《實施意見》指出,必須堅持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凡年滿6周歲(當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出生)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應當免試就近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 堅持“戶籍與居住地一致”的入學原則,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以適齡兒童、少年和法定監護人戶籍登記地與實際居住地一致為依據,實行就近入學。 義務教育實行“縣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由市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協調、綜合指導,各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具體負責組織和實施本區域內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 規范招生 小學一個班不超過45人 ●新生隨機均衡分班●“陽光入學”五公開 《實施意見》提出,各(市)縣要結合新建小區、街道和人口變動等因素,特別要根據適齡兒童、少年人數、學校分布情況,制定各學校入學計劃,合理確定義務教育學校班級規模,嚴格控制大班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班額原則上小學不超過45人,初中不超過50人。 教育局強調,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接收的新生要隨機均衡分班,并對外公布分班名單,不得設立“實驗班”、“重點班”等。 |
[發布者:yez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