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工作“只要不挨罵”就是好的—這一在高校后勤界頗具代表意義的評價標準,如今在上海應用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應技院”)校園里被打破了。 連續兩年,應技院后勤保障處在學校職能部門評估考核中獲得“優秀”稱號。而在過去,該校后勤處副處長羊憶軍說,后勤部門在學校年終考核中排名常常“墊底”。 近兩年的后勤部門在年終考核中的排名“直線上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應技院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的“監督”。 很多念過大學的70后、80后忍不住要問:什么時候輪到一幫小屁孩們“監督”稱霸一方的后勤處長了? 在不少學生心目中,高校后勤部門領導的形象實在算不上“親民”:過去的大學生,食堂飯菜不好吃,忍著;學校建設塵土飛揚,忍著;宿舍冬冷夏熱,一年到頭曬不著太陽,還得忍著。 近年來,因基建腐敗問題嚴重,高校后勤部門早已成為眾矢之的。據媒體報道,過去5年間,江西因基建腐敗落馬的高校官員達14名,其中校長級的有3名;武漢市有8名廳級高校領導因基建貪腐問題落馬;2011年,安徽4所高校工程建設賄賂案件總計38件,查處副處級以上干部13人;2013年中,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四川省衛生學校校長、四川理工學院院長、成都中醫藥大學校長書記等人先后落馬,案情大多涉及學校后勤基建。 如何在高校后勤領域“反腐防腐”一時間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有趣的是,在學術排名并不算靠前的上海應技院,后勤保障處已經被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拉到陽光下“遛”了整整兩年。這兩年里,學生、老師對后勤部門工作的看法,也因為最大限度的“公開透明”有了較大改觀。 “一開始以為學生們是來找茬的,后來發現,他們其實是來幫忙的。”羊憶軍自家就有一個正在念大學的90后“寶貝”,對“90后”找茬的本事,他早有體會,“最開始跟學生自管會對接,純粹是賣團委一個面子,我們也有擔心,怕同學們瞎提意見。” 在學生自管會管轄的7個方面校園事務中,有4個與后勤有關,包括伙食、住宿、交通和環境問題。 “后勤處一共才10個人,要管新校區1500畝地和老校區300畝地上的衣食住行,本身就忙不過來,怕添麻煩。”連羊憶軍自己也沒有想到,接受學生自管會“監督”兩年后,后勤工作的透明化程度會走到現在這個地步,“透明之后,麻煩反而少了。” 自管會主任蘇釔是機械工程專業的大三學生,他幾乎每周都會到后勤處與羊憶軍“溝通情況”,提些建議,并從后勤處拿到一些有關校園建設方面的“一手信息”,在人人網“應技All Know”主頁上悉數公開。 空調問題,是學生們最關心的話題,從金額花費上來說,也是后勤處比較大的一個項目。這個項目,從前期調研到后期實施方案公示,甚至招投標,學生自管會全程參與其中。 這個項目,一度因為“沒什么油水”,而在第一次招標過程中“不幸流標”。“我們專門就流標問題向全體師生做出解釋,并在第二次招標時,邀請學生代表參與評標。”羊憶軍說,第二次招標過程中選了7名評標人,其中有兩人是學生自管會隨機海選出來的學生代表。 “我們也愿意向同學們公開各類事項、細則,提升后勤部門形象的同時,也是對我們自身的一種保護。”羊憶軍也注意到近年頻發的高校后勤腐敗窩案,他認為,“后勤防腐”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把后勤大事“拉到陽光下遛遛”,讓全校師生都參與到后勤重大決策中來。 高等教育問題研究學者、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也曾指出,要制約高校出現的各類腐敗,不能指望行政領導自覺“把關”,而必須建立現代學校制度,有效制約學校行政權力。 (中國青年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80后男孩履行與母親生前約定 攜母親照片環游世
·警校男分手后求和好未果 猥褻前女友致輕傷
·蓋洛普最新調查:名校并非成功“入場券”
·調查顯示:90后與母親通話頻率比父親高一倍
·高校后勤處長眼中“防腐”:接受學生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