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接收“網癮少年”的教育機構中,有個這樣的宣傳欄 河南商報記者 唐韜/攝 一到暑假,各種打著“戒網癮”旗號的訓練營、教育機構便開始招生 業內人士:家長無奈之下寄希望于強制性戒網癮,一些機構正是抓住了這種心態 然而頻頻發生的學生傷亡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此類機構的關注 戒網癮機構到底是怎么“戒”的 河南商報記者 熊曉輝 每年暑期來臨前,一些形形色色的“訓練營”、“行走學校”便開始打著“戒網癮”的旗號進行招生。 戒網癮機構訓練導致學生傷亡事件頻頻發生,引發了人們對于此類機構的關注,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戒網癮”市場混亂,亟待相關部門加強監管。 此外,對于戒除網癮,你有什么樣的故事和經驗要與大家分享,歡迎撥打河南商報記者電話15838360772,跟我們說說。 探訪 “網癮少年”被強制戒網癮 每天早晨6點,16歲的小新便起床、整理內務、做早操。 然而1個多月前,小新卻因為晚上通宵玩游戲,每天都要睡到下午才起床,無奈之下,父母將他送到了鄭州一所心理素質培訓學校戒除“網癮”。 在該校位于新密市的教學基地,與小新一起的還有60多名孩子,其中很多孩子被送到這里都與“網癮”有關。 6月,河南商報記者來到這個基地進行探訪時,學校大門緊閉,聽說是家長來考察,一名王姓校長打開校門接待了記者。 正值中午時分,幾十名學生正在食堂內就餐,見到河南商報記者到來,一些孩子向記者打招呼“叔叔好”,王校長說,這是孩子必須遵守的禮儀。 在宿舍,每名學生的被子都被疊成“豆腐塊”,毛巾和臉盆也都擺放得整整齊齊。王校長稱,每個宿舍住12名學生,同時有3名教官與學生同吃同住。 王校長介紹,來這里的不單單是網癮少年,還有一些厭學逃學、早戀叛逆和性格孤僻的孩子,年齡在8~18歲之間。“我們學校還收治過一個某地市的高考()狀元,他拿到名牌大學錄取通知書后不想去學校報到,家長無奈之下將孩子送了過來。” 他稱,該校成立于2007年,是一所由鄭州市教育行政部門批準成立的全日制特色教育學校。 調查 多數戒網癮機構 宣稱走的是“溫情路線”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像這樣的“戒網癮學校”在河南并不在少數。此外,還有一些心理咨詢公司和醫院也承擔著戒除網癮的任務。 鄭州市東明路上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教育咨詢公司,宣稱是河南省首家專門戒除網癮的機構,該公司稱主要以網癮的戒斷、治療、戒除為研究課題,向有網癮的孩子及其家長提供治療和咨詢。 而在網絡上搜索“網癮”一詞,形形色色的推廣鏈接更是讓人目不暇接。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范圍內有300余家類似機構,“素質教育”“心理輔導”成為許多機構網站上最常見的字眼。 河南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多數戒網癮機構宣傳走“溫情路線”,使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心理干預和體能訓練。 “心理干預就是通過心理學老師與孩子交流談心,并結合親情教育,使孩子從內心深處意識到不良行為的危害。”王校長介紹說。 不過他表示,因為學校接收的都是一些“桀驁不馴”的孩子,而這些孩子的不良行為是長時間養成的,僅僅依靠心理疏導是不夠的,還需要結合一些輔助性措施。 他說,所謂的輔助性措施主要指封閉性的軍事訓練,使孩子與社會隔絕,其間家長不得干涉。“懲罰肯定少不了,比如站軍姿、跑步等,但這是輔助性措施,對孩子不會造成傷害。”王校長說。 市場 “戒網癮”市場龐大 在暑假之前,大學路上一家戒網癮機構便開始忙著夏令營招生,來咨詢的家長絡繹不絕。 該學校宣稱,讓孩子參加夏令營活動將為家長們解除孩子整天沉迷于網絡等困擾,周期為1~2個月,收費在8000~15000元。 該學校同時招收寄宿制戒網癮學生,半年收費3.4萬元。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寄宿制戒網癮學校每月平均收費在5000元左右,最高的半年收費近4萬元,費用主要包括伙食、住宿、心理輔導、軍事訓練和文化課輔導等。 一些以心理咨詢為主的機構每小時收費則在100元~300元不等。 一名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目前一些戒網癮機構的收費標準,如果一個學校每年招生300人,每人以半年學費3.4萬元計算,學校年收入超千萬元。 “目前我國‘網癮少年’人數眾多,每名家長在孩子身上投入1萬元,那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該業內人士說。 不過一些戒網癮機構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這種計算方法并不符合實際,事實上一個戒網癮學校一年根本沒法收那么多學生,最多的時候也只能收到100人左右,“除去場地費用、人員工資和一些日常食宿費用,利潤所剩無幾。” 說法 經營形式多樣 急需統一有效的管理 “一些孩子沉迷網絡,家長無奈之下,寄希望于強制性戒網癮,戒網癮機構正是抓住了家長們的這種心態。”一名業內人士表示。 但市場上戒除網癮機構的混亂,也讓很多家長擔憂,據了解,目前對戒網癮機構的監管也如同“九龍治水”,沒有一個統一機構。 鄭州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員說:目前這類機構屬于多部門管理,教育部門主要負責民辦教育機構的審批,而以公司形式出現的教育培訓機構由工商部門審批;醫院里的戒除網癮機構由衛生部門審批,而社會類培訓機構則由勞動部門審批。 鄭州市工商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企業注冊登記的經營范圍中并沒有“網癮治療”這個經營項目。“工商部門可以對企業不符合經營范圍的行為進行監管,如果企業注冊的是咨詢公司,卻打著‘網癮治療’的旗號,工商部門查實后可以按照虛假宣傳或者超范圍經營對其進行查處。”這名工作人員說。 “針對網癮的治療,目前沒有任何明確的行業標準,也沒有具體的資質審核,因此任何人都可進入戒除網癮這個行業。”河南省心理健康協會一名專家表示。 他認為,一些戒網癮機構使用暴力手段進行體罰等問題頻頻出現,與這些機構缺乏統一有效的管理有關。 “相關主管部門亟須加強對這些機構的審查、監管和規范。”這名專家說。 (河南商報見習記者趙靈修對此文亦有貢獻) 客戶端教育頻道已上線,歡迎您在頻道設置里添加。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沈陽考生家長教育廳門前集體下跪討說法
·北外保安回鄉復讀考上一本 暑期工地搬磚賺學費
·北京英語培訓面臨洗牌 多家機構關門退市
·教育部:將資助貧困生與售賣商品綁定做法不妥
·探訪戒網癮市場:學校年招300人 收入超千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