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發起的“守護童年·校園安全”公益活動今日在農民工子弟學校北京大興區蒲公英中學正式啟動。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海陽和小艾受聘成為“校園安全應急包形象大使”,并為孩子們上了一節安全教育課。 此前,婦基會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調研等形式發現在不少條件較差的學校,師生缺乏安全應急意識,學校基本上沒有衛生室或保健室,平時學生遇到外傷、中暑等問題只能通知家長自行解決。“校園安全應急包”因此應運而生,旨在為更多學校以班級為單位配備優良的安全應急包,讓學生們減少因突發事件造成的傷害。 “校園安全應急包”主要選取應對地震、火災等突發災害所必需的安全用品及外傷應急處理用品,內含《校園安全知識手冊》、急救帳篷、三合一雨衣、滅火毯等近40種安全應急用品,從應急知識、應急照明、安全與防火、指揮疏散、災后應急、急救救護、外傷藥品等方面提高師生的安全應急與自救能力,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傷害。 “校園安全應急包”的公益捐贈價為每個800元人民幣,市場價值1400元左右。公眾可以通過全國3.6萬個郵局網點及網絡捐贈。婦基會承諾,所有捐贈信息將在其官網上公示,當學校收到“校園安全應急包”時,每個受助班級將會給捐贈者寄送回音卡。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張建岷表示,希望通過該公益活動倡導全社會關注校園安全,通過為貧困地區學校捐贈“校園安全應急包”,培養師生防災減災意識,輔助師生應急避險訓練,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傷害,同時通過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到對整個家庭的安全應急教育。 (馬海燕)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人才短缺已成制約中西部高校進一步發展瓶頸
·為什么美國大學沒有圍墻?
·11月起中央財政安排貧困學生營養補助提至每生每
·婦基會推“校園安全應急包”進校園
·高校扎堆踩線發布信息公開年報 過半未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