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4年,不僅見證了美國名校錄取史上最難錄取季,也見證了全球歷史上名校學費漲價幅度上漲快的1年。例如美國,平均學費上漲3000美金左右,一些名校,例如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密歇根大學等,本科學費瘋漲5000美金,尤其是商科領域的碩士,例如約翰霍普金斯2014年入學一年制的商科碩士學費為59000美金,但仍然中國學生人滿為患。另外,英國、澳大利亞、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名校的學費也大幅增加學費,就連最慢的加拿大學也開始漲學費了,例如多倫多大學商科本科2014年秋季入學的國際學生學費相對2012年漲了接近40%。 與此相對,國外大學普通院校學費增長緩慢,整體在3%左右,這些大學本來學費就不高,例如美國一些普通的州立大學學費只有1萬美金,再加上生活費,合計花費最多2.5萬美金,一些大學還會給中國學生一些獎學金,但即使這樣,竟然招不到中國學生。我就遇到過好幾個這樣的情況,學生在名校(學費高昂,不給獎學金),和普通學校(學費低,還給獎學金)之間選擇,基本全部選擇了最貴的那個。幾個月前,我和美國南達科他大學的副校長聊天,她表示實在無法理解中國學生的選擇。現(xiàn)在中國學生是世界第一大自費出國輸出國,中國學生和家長的選擇無疑左右這世界國際學生的教育市場。 一般來說(按照經(jīng)濟學的理論),價格上升,需求減少,但是在中國的學生和家長面前,西方經(jīng)典的經(jīng)濟學理論失去了其調(diào)節(jié)的意義。只要排名在前面,哪怕只差一名,即使后面那個學費少很多,也要去前面那個,對于大部分學生和家長來說“錢不是問題”。這方面,印度學生就不一樣,似乎選擇更加明智一些,例如,你會發(fā)現(xiàn)印度學生現(xiàn)在去新西蘭的增長很快,甚至總數(shù)接近了去澳大利亞的量,例如印度學生選擇職業(yè)教育就的較多,因為他們知道職業(yè)教育才最好找工作。其實我認為: 1.教育和留學(課程)也是一種投資,要講投資回報率的。去美國,除非去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學,例如常春藤盟校,其他差異很小,不要太考慮排名,其實可以選擇一些相對偏遠,中國學生少,投入產(chǎn)出比高的大學。 2.不一定要選擇太多中國人扎堆的專業(yè),也許可以考慮職業(yè)類、文化類、語言類的專業(yè),關鍵是提高英語(課程)水平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3.一些成年的學生,不一定要讀學位課程,而應該選擇讀英文,例如1年的英文,業(yè)余時間去到處走走看看,這種英文+游學也許對學生的幫助更大。 中國大媽部分挽救了全球的黃金市場,中國的廣場舞已經(jīng)走向了世界,中國學生和家長也使得某些國外名校成了暴發(fā)戶,人家成不成暴發(fā)戶我們管不了,因為眼紅也沒用,但我希望看到我的文章的學生可以理性選擇出國留學之路,也算是我做的一點貢獻吧。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2015考研復試線劃定 研究生復試強調(diào)創(chuàng)新能力
·中國家長從美國交換生身上學到的“教育之道”
·國外名校最大學費上漲季 都是中國學生惹的禍
·2015年學術、專碩國家線變化分析:大部分保持不
·2015考研復試線劃定研究生復試強調(diào)創(chuàng)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