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在線教育,之前人們聯想到的幾乎都是網校、教育頻道。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基于智能移動終端的APP正在成為在線學習的主流。與諸多的移動學習APP相比,微信顯然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騰訊將微信作為在線教育發展的新平臺。 日前,騰訊發布了以微信為基礎的“智慧校園”解決方案。該方案服務的范圍涵蓋了與學校相關的所有主體,包括家長、學生、老師、學校等,提供的功能包括在線學習、生活/校務管理、移動辦公等。 不可否認,與傳統的.com相比,微信正在成為一個更具黏合性的平臺。據稱,微信用戶每天平均打開次數達到30次,其使用的頻率可見一斑。目前,基于微信的各種教學、營銷、娛樂等活動日益活躍。當微信用戶積累到一定規模之后,其商業模式自然也就浮出水面。 不過,與眾多基于微信平臺的商業運營不同,騰訊“智慧校園”解決方案更注重自身的服務功能,因而并沒有提出明確的盈利模式。騰訊教育負責人潘鴻雁稱,當前,騰訊“智慧校園”的運營目標,就是讓更多的用戶使用。這與微信的運營思路頗為類似。 據稱,騰訊“智慧校園”解決方案分為高校、中小學、幼兒園三個專屬版本。其服務功能幾乎涵蓋了高校、中小學以及幼兒園的教學管理、教學服務、家校互通等內容。 其中,高校版有46項功能,側重教務、辦公、校園生活。 中小學版有39項功能,側重家校互動、學習、辦公。 幼兒園版本有30項功能,側重家校互動、公告、追蹤。 事實上,在騰訊發布“智慧校園”解決方案之前,國內不少院校已經選擇微信作為學校和家長的主要溝通渠道,有的中小學甚至開通了自己的微信公眾平臺,向家長推送校園訊息。可以說,騰訊此舉順應了國內院校的需求,并細分了服務內容,提升了服務品質。 據稱,基于微信的“智慧校園”解決方案可以匹配組織架構,定向發送信息,對于消息發送的數據可以進行實時分析跟蹤。對于集團性質的學校,上級單位可以在后臺查看下屬學校賬號的運營效果、用戶管理分析、消息分析等,關鍵詞搜索、熱點、活動等角度了解學校輿情。 騰訊“智慧校園”解決方案由騰訊教育頻道主導運營。可是,發布版本中卻沒有提及“在線教育”。其實,這才是騰訊教育的“高明”之處。當前,國內在線教育市場在經歷了一番喧囂之后,最終發現教育、教學的主導者歸根結底還是教師、是學校,因而越來越多的在線教育機構、教育產品“主攻”教師、校長乃至教育局長。 然而,無論在線教育機構,還是在線教育產品,基本都是圍繞教學做文章,功能相對簡短、目的十分功利。相反,騰訊卻借助“智慧校園”的概念,創建一個基于微信平臺的在線校園“環境”。盡管騰訊并不生產教育管理、教學產品等內容,但“智慧校園”卻能夠成為學校、教師乃至學生及家長的共享平臺。至于選擇哪家在線教育機構的服務、選用什么樣的在線教育產品,想必也離不開“智慧校園”的平臺了。 所以,“財大氣粗”的騰訊對于“智慧校園”的運營理念就是,像微信那樣,讓大家用起來。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三本考生考研也有機會讀名校
·從“.com”到“weixin.”,騰訊欲用“智慧校園”布
·2016考研報名:考生必做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
·加納大學開啟中國語言文化周
·喀麥隆“漢語橋”決賽 馬魯阿女孩兒奪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