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湖北省委組織部日前召開全省大學生“村官”管理工作視頻會議,要求市縣鄉黨委和組織部門嚴格執行大學生“村官”管理制度,推動大學生“村官”工作健康發展。此前,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微博)公共管理學院徐雙敏教授公布有關《湖北省大學生“村官”現狀調研報告》稱,6成大學生“村官”不在村,超過7成“村官”打算報考公務員,引起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高度重視。 湖北省大學生“村官”管理工作視頻會議強調,嚴禁任何單位以任何名義截留大學生“村官”,嚴禁任何單位以任何理由借用大學生“村官”,凡是發現有大學生“村官”被截留借用的問題,將實行責任追究和通報批評。各地要進行一次拉網式檢查,立即糾正被截留借用等問題,確保大學生“村官”在基層一線鍛煉成長,發揮應有作用。同時,以縣為單位每年組織一次集中培訓,每個重大節日組織一次走訪慰問活動,每半年組織一次交流活動,每年組織開展一次評先表彰活動,每名大學生“村官”都有一名縣鄉干部結對聯系,每年進行一次集中考核。 2011年年初,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長徐雙敏教授發表的一項湖北大學生“村官”現狀調查結果顯示,受調查的大學生“村官”對工作、生活環境及津貼待遇基本滿意,認為工作艱苦的只占3.6%,工作“艱苦”、“比較艱苦”的共占27.6%,令課題組感到意外。實際上,這與他們長期被上級部門借用,不在農村一線工作有關。在196名受調查的大學生“村官”中,“一直被借用”和“經常被借用”的占62.2%,“沒有被借用過”的僅占15.3%。同時,超過7成被調查者準備考公務員,而準備繼續做村官的只有1.5%。繼續當“村官”、考公務員、自主創業、另行擇業、繼續學習,是大學生“村官”未來的5條出路。今年8月,首屆大學生“村官”3年服務期將滿,他們何去何從?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徐雙敏介紹,調查發現,做“村官”之初與做了一兩年“村官”之后相比,大學生“村官”對未來職業的規劃有較大差異。 調查顯示,大學生最初報考“村官”的首要目的是“鍛煉能力,積累社會經驗”。工作一兩年后,有71.4%的大學生“村官”準備考公務員,僅1.5%的人準備繼續當“村官”。 調研課題組走訪時發現,多數大學生“村官”住處堆滿各種考試資料。“他們承認,除應付并不復雜的工作外,平日剩余時間用于復習備考,多數沒有長期干下去的念頭。”徐雙敏說,“通過訪談了解到,大學生‘村官’改變動因與有關方面過于關注他們是否‘流得動’有關,有關方面對其‘干得好,留得住’關注不足。” 目前,《湖北省“村官”現狀調研報告》經當地媒體披露后,反響極大,中組部、湖北省委要求對報告所反映的現象進行調查、核實、整改。 |
[發布者:yez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