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文/圖 記者 何川 次仁央吉。 清晨,剛一睜眼,柴米油鹽醬醋茶撲面而來。雖是十二萬分不情愿,揉揉惺忪睡眼,還得開始一天的忙碌。生活的腳步一旦邁開,往往就停不下來了,“偷得浮生半日閑”成了一個小奢望。最可憐的是,甚至奢望不起…… 悲喜離合,月缺月圓,總有幾個人值得你停頓片刻,一吐心聲。信手拈片清茶,來吉曲臥塘閑話家常,有何不可? 為爭奪“制高點” 家長“殺”紅了眼 李麗(化名)是一名10歲的小學生,剛和記者閑談時她很緊張。“我是班長,課余時間最大的愛好是看書,這個暑假我要看‘四大名著’,還要學習民族舞、鋼琴。”李麗說。 后來,記者在學校門口見到前來接孩子的李先生才知道,看“四大名著”等都是李先生的安排。“孩子的成績還不錯,所以暑假里我不打算讓她補習文化課。看書、學習民族舞、鋼琴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修養,以后在內地上大學才不至于被比下去。”李先生說,當年,他就因為什么都不會,大學時才成了“邊緣人”。 私下里,記者問起李麗真正的想法。李麗說,暑假里她最喜歡的是早上起來看漫畫,吃完飯后跟朋友跳皮筋,下午看電視……然而,李麗的想法一個也無法實現。 像李先生這樣為孩子規劃未來的家長非常普遍,為了孩子比別人多一點優勢,家長們相互比拼誰的安排更詳細、更周全,惡性競爭的結果是孩子的時間全部被人為“規劃”了。“殺”紅了眼的家長都忽略了孩子們的自由,總擔心自己的孩子“吃虧”,比別家的孩子少學了什么本事。 “讓我們蕩起雙槳” 成為古老的傳說 走進拉薩多家學校的課堂,記者發現戴眼鏡的學生幾乎都在一半以上。“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經典的歌聲在校園依舊能聽到,然而,歌詞中描述的場景對很多“小眼鏡”已成為古老的傳說。 記者隨機采訪幾名中小學生發現,有的小學生已開始自學第二門外語(日語、法語等),有的中學生已經開始預習高中教材。學習之外,跳格子、捉迷藏、打四角板等曾經吸引孩子們的游戲已經被遺忘。 次仁央吉說:“游戲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在游戲中孩子們學到的溝通、交流能力,協調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是任何一個家教老師在補習班里無法教給孩子的。有時候,家長看似合理地安排了孩子的暑期生活,其實卻違背了孩子的成長規律。學習之余,家長們不妨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去‘蕩起雙槳’。” |
[發布者:yez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