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托起未來的希望
熱烈祝賀第27個教師節
我們剛剛度過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激動人心的日子。90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特別是經過新中國60年、改革開放30年,我國教育走過了波瀾壯闊的輝煌歷程,實現了由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歷史性轉變,在人類文明史上寫下了輝煌燦爛的壯麗篇章。共和國教育雄壯激昂的交響曲,教師演奏了最為動人的樂章。他們與祖國共命運,與時代同進步,為我國教育事業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無愧于時代的貢獻,他們是最值得也是最應該受到尊敬和愛戴的人。 尊師重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一個國家重視不重視教育,首要的是看教師的社會地位。在我國實現現代化的戰略布局中,教育被擺在了優先發展的位置。重教必尊師。“讓教師成為全社會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羨慕的職業”,既是國家的承諾,也是人民的意愿。從教師節的設立到教師法等法律法規的制定實施,從“安居廣廈”到提高中小學教師基本工資標準及實施績效工資,從教書育人道德楷模的評選表彰到試行中小學教師正高級職稱聘任制度,一項項惠及千萬教師的法律、政策和措施,維護了教師權益,改善了教師待遇,提高了教師地位。我們欣喜地看到,教師今天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和職業聲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師正在成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我國有1700萬教育工作者,他們長期以來兢兢業業,默默耕耘,不計名利,甘為人梯,為教育事業嘔心瀝血,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為國家和民族撐起無數燦爛的星座。特別是那些長期工作在農村和貧困山區的教師,縱有惡劣的自然環境、簡陋的教學條件、艱苦難忍的生活,他們依然不墜青云之志,不改育人之樂,一方講臺,甘灑滿腔熱血。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教書育人、言傳身教的楷模。 教師是國家發展的奠基者。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實現教育規劃綱要描繪的宏偉藍圖,廣大教師起著決定性作用。能否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是我國教育發展中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我國教師隊伍總體可敬可信,堪當重任。但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在多元價值和思潮的激蕩中,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教師隊伍還存在著一些不相適應的方面,有的教師教育觀念和知識結構比較陳舊,運用先進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不強,還不能適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有的教師使命意識、責任意識淡薄,師德缺失。我們必須站在戰略高度,從嚴治教,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師德建設,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新世紀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和教育規劃綱要的頒布實施,開啟了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時代。站在新的起點上,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創新型人才,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教育面臨的新課題,也是時代對廣大教師提出的新任務和新要求。無愧于時代的召喚,不負人民的重托,廣大教師應切實肩負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靜下心來教學,潛下心來育人,弘揚優良教風,提高業務水平,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學識風范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社會的尊重。全社會應當繼承和發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和風尚,滿腔熱情關心教師,全心全意服務教師,繼續提高教師的職業地位,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改善教師的各種待遇,形成更加濃厚的尊師重教社會風尚,讓教師成為社會上最受尊敬的職業。 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寄托著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希望。教師是教育之本,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面向未來,人民教師責任重大、使命崇高,讓我們勇擔重任,改革創新,敬業奉獻,再創輝煌! |
[發布者:yez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