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評價工作及其最終形成的《2010年中國研究生教育評價報告》對比前幾年的評價結果而言,在保持穩定的基礎上,更加全面、系統、深入,數據量更大、分析角度更多,得出了許多有意義的結論,總體上我國的研究生教育保持穩定與有序發展。從深入分析得知,其辦學質量、效益和國際化水平成為各培養單位競爭力的關鍵指標。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1)中國研究生教育地區(省、市、區)競爭力相對穩定,但有波動。 從表2我們可以看出,前10強和2009年評價結果基本一致,依次是北京、江蘇、上海、湖北、廣東、陜西、浙江、四川、山東、湖南10個教育大省,其中只有北京和湖北排名位置沒有變化,去年位列10強的遼寧省被湖南省擠出10強。其它省區變動情況如下:江蘇與上海名次互換;廣東與陜西名次互換;四川省上升為第8名;山東省跌至第9名。我們還可發現,地區教育競爭力與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緊密相關,北京一直排名第一,而且它的辦學資源、教研產出和質量與影響分指標等列第一,如果加上四大科學院在里面,其優勢更加明顯;另外江蘇和上海兩個經濟發展比較好的省區,排名保持在前3的位置。前10強省市中,湖北、陜西和四川三個地區重點的經濟實力相對較弱,但因為位置的優勢和歷史原因,集中了相對多的高校資源,故排名靠前。相關部門應研究這個現象,利用優勢的科研人才資源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使之與研究生教育水平相對稱;另一方面,通過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和措施,為保持和擴大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優勢提供堅實的基礎。 通過比較各個省、市、自治區的三個一級指標的排序和變動情況,我們還發現,除北京較為穩定外,其它省區指標間變動現象較為普遍,而且對于同一個省區“辦學資源、教研產出和質量與影響”這三個一級指標排序并不均衡,如浙江省辦學資源序和教研產出序都是10,但它的質量與影響序卻排名第5。 (2)中國研究生院競爭力排名變動較多,但總體變動幅度較小。 與2009年相比,在56個研究生院中,有浙江大學等16個研究生院的排名沒有發生變化,而去年僅有8個研究生院的排名沒有發生變動,由此看來我們的評價結果越來越趨于穩定。變動幅度在3位以內的研究生院有35個。 通過對比前30強研究生院的機構性質,我們發現理工類和綜合類研究生院占據87%的比例,這與2009年的結果相似。與2009年相比,中國農業科學院重新擠入了前30強,蘭州大學被擠出了30強。在30強中師范類和文法類跟09年相比,依然分別只占有2所和1所。具體分布情況見圖。 中國研究生院前30強機構類型分布圖 (3)中國高校研究生教育競爭力前50強變動較多,但總體變動幅度收窄。 50強中有10所高校的位次沒有發生變動,分別是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而變動幅度較小的(設變動闕值為3位)有28所高校。變動幅度大于等于6的有14所。其中東北師范大學變動最大,其排名上升了13位。 通過考察前50強高校的省區分布情況以及各個省區的得分情況,我們可以發現與2009年的情況類似,北京、湖北、上海以及江蘇四個省市的高校數量涵蓋了52%,比去年的50%還多了一所高校。其中北京占有8所高校。詳細情況見圖2。我們還可發現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中,還有12個地區尚沒有1所高校進入前50強,而且這12個地區的經濟實力相對較為落后,更多分布在我國的西部,而浙江、安徽、黑龍江、山東、福建、甘肅、河南均只有一所高校入圍。這也進一步印證了全國研究生教育實力的區域分布不均勻的現實情況。 中國高校研究生教育競爭力前50強省區分布圖 (4)中國高校研究生教育學科門類競爭力排行榜顯示,排名前20強高校的學科都很齊全,這和我們世界一流大學評價形成的“世界一流大學大多是綜合性大學”的結論是一致的。即使公認的規模相對較小的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都設置有11個門類中的9個門類,理工類高校華中科技大學,更是開設了11個學科門類。 統計顯示,就前20強高校而言,最為普遍的學科門類有7個,分別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和管理學,在20個高校中都有開設。而只有中國人民大學尚未設置教育學學科門類相對應的專業。農學學科門類則是11個門類中缺席次數較多的,前20強高校中共有半數高校尚未設置農學門類,其次是歷史學和醫學都有2所高校未開設。前20強高校的學科門類數分布情況如圖3。 11個學科門類在前20強高校中的分布圖 (5)學科、專業的分布不平衡。在477所高校中,平均每所學校占有5.67個學科門類,有22所高校擁有所有的11個學科門類,同時也有約60所高校僅有一個學科門類。圖4為11個學科門類在477所高校中的數量情況,法學、工學和管理學門類在344所高校中都有開設。農學最少,僅有109所高校。 11個學科門類在477所高校中的數量分布 (6)373個專業共出現21528個(次)高校中,表18為開設數量最多和最少的20個專業。思想政治教育、計算機應用技術、企業管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應用數學等專業都在超過200所高校中開設,可認為是現在研究生教育中的熱門專業,這跟09年的統計結果一致,證明它們的熱度依然不減。相反,軍事法學、軍事化學與煙火技術、軍事預防醫學、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印度語言文學等專業開設的高校都很少(小于4次),核燃料循環與材料、兵器發射理論與技術、捕撈學開設的學校與去年相比略有增加,去年它們都是屬于小于4次之列。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在統計數據過程中對軍事學門類專業未作考慮,所以實際上與軍事相關的學科數量應該還有很多。 專業在高校中的分布
|
[發布者:dongdong] | ||
相關閱讀:
·考研“釘子戶”的那些事
·蘭州大學2013年碩士研究生招收復試辦法
·中山大學美女成遼寧號首位女博士軍官(圖)
·窮學生放棄讀研 借貸創業坐擁千萬家產
·優秀博士培養困境:老師只顧跑錢 學生無好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