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競爭無處不在 作為一個小縣城 ,郯城現在已經聚集了十幾家高校的招生老師。有專科學校,有本科院校的自考和成人教育,還有各種國際辦學項目。表面上看起來波瀾不驚,地下卻暗流涌動。 “今天又招了一個,不容易啊!”7月19日下午,馬亮結束了一天工作后向領導匯報今天的戰(zhàn)績,馬亮所說的招了一個,是說這個學生已經預交了一部分的學費,也就是三四千塊錢。 “我從來不說別的學校的壞話,但有些學校的招生老師就不地道了,什么招都使,整天對學生說別的學校不好。” 當馬亮看到河南周口學生被篡改志愿的新聞時,他感到一種說不上來的難受。“都是讓形勢給逼的!” 馬亮今年5月下旬就來郯城了,第一件事就是找個賓館。“賓館的價格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而且還要好找。”馬亮解釋說,太高了受不了,太低了沒面子。最后馬亮選定了這家在汽車站附近的賓館,他要在這里住到八月下旬專科最后一次志愿填報結束,接近三個月的時間。 接下來,馬亮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找畢業(yè)班的班主任喝酒。這是前些年興起的一種手段,給班主任一部分提成,讓他們幫著招學生。 但民辦高校之間的競爭甚至波及到了班主任這里。“我給四百,另外一個學校給一千,你說他幫誰招?我現在都不指望班主任給招生了,只要他不搗亂就行。”馬亮無奈地表示,這幾年,班主任的胃口越來越大。“原來的時候,三四百塊錢就行,現在開口就是一千。” 不管這個班主任出沒出力,只要報完志愿后他們班有幾個人報馬亮的學校,他就問馬亮要幾個人的提成。“很多都是我們做工作招來的,但沒有辦法,班主任不敢得罪。” 確實如此,因為他還要到他們班里去宣傳,需要班主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要不然,我一進去就被班主任攆出來了。” 他更害怕的是,班主任故意在班上說他們學校的壞話,那他招生的難度就更大了。“而且,得罪了班主任,你下一年還想不想在這里招了?” “酒還得請,錢還得給,但不能指望班主任。” 在馬亮看來,北方地區(qū)的班主任還算厚道,南方的班主任更難伺候。“我們去南方招生成本比北方多很多,主要是在班主任這塊。” 和南方的班主任打交道一般要“全套”來齊,先去茶樓喝茶,把價錢等條件都說明白。慢慢悠悠喝完茶,也就到飯點兒了,接著去吃飯。晚上吃完飯之后還得有活動,桑拿、KTV之類的,有時候還得找小姐。“最后結束的時候,一人兩條云煙奉上。” “羊毛出在羊身上,到最后埋單的都是學生。”記者看到貼在墻上的招生簡章,每年學費最便宜也接近六千元。 招生就是生命線 在招生季節(jié)過去之后 ,馬亮的身份會變回某學院的黨支部書記。在大多數職業(yè)技術學校,幾乎所有黨政系統(tǒng)的老師都要加入到每年的招生大潮中。 在馬亮的印象里,前些年,每個學校都有幾名專職的招生老師。但現在,養(yǎng)不起了。近兩年,連原本從來不招生的任課老師都派出來了,“你是研究生畢業(yè),學英語(論壇)的,不會招生。那對不起,不會招生你就走人。” “現實就是這么殘酷,在這些民辦學校,招生就是生命線。”馬亮說。 招生實行承包制,“比如把遼寧包給我之后,招一個學生就給一千,所有費用你自己出。”馬亮說,省區(qū)的負責人可以再把地級市的招生權承包出去,提成低一些。“在省內一般承包到縣 ,省外基本上承包到地級市。” 前些年利潤高的時候,為了爭奪一個好地方,學校內部還要競爭。馬亮競爭過,他當時有種競選的感覺。“上去說說自己以前的戰(zhàn)績,再表表決心。”有的學校還有競拍的性質,“比如張三說把淄博包給他,他可以招800,而李四說他可以招1000,當然最后要給李四了。”馬亮說,最后還要跟學校簽軍令狀,完不成任務要扣錢的。“山東省內,濰坊、臨沂 、淄博等地方比較好。” 現在已經不需要競爭了,因為再好的地方都不好招生。“現在只要不賠錢就行,賺錢已經很難了。” 今年的提成是每個學生1400,刨去住宿、交通等成本,再減掉給班主任和其他招生老師的提成,自己幾乎不賺錢了。 “能完成任務就不錯了。”馬亮的壓力很大,因為每個老師都有指標,完不成指標數,評優(yōu)、獎金都沒有他的份了。 在馬亮眼里,這幾年本科學校的擴招,是他們招生越來越難的主因。“能上本科,為什么還要上專科?” 前些年,馬亮在招生的時候還能經常碰到西安一些民辦院校的同行,這幾年已經見不到。“它們不少都改成本科了,這樣招生難度小了不少,就不用再出來四處招了。你看中國海洋大學(微博)的本科什么時候下來招過生?學生主動報都上不了。” 民辦院校辦學思路需轉變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民辦高職高專在高考招生中遭遇生源萎縮的困境,在這些事件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在普通高校擴招和生源減少的背景下,民辦高校的招生困局似乎愈演愈烈。熊丙奇告訴記者,有相當數量的考生,在高考填報志愿期間,放棄報考某些院校,包括少數二本院校和不少民辦高職高專、獨立院校、民辦本科,這些高校在不少地區(qū)的高考錄取中,遭遇零投檔。雖然經過多番補錄,但結果也不如人意。就是這些學校想辦法盡量完成招生計劃,但被錄取卻不來報到,也成為當下的難題。“總體來說,大多民辦院校、高職院校,都存在兩個70% 的問題,完成招生計劃70%,錄取報到率70%,計算下來,當年能招滿計劃數一半的學生已經不錯。” 熊丙奇認為,民辦院校要走出困境,必須反思傳統(tǒng)的辦學思路。再繼續(xù)走規(guī)模路線,必定走進死胡同。“民辦院校與其在招生中玩花招,不如展示重視生源的誠意,承諾對部分優(yōu)秀學生免除學費,設立全額獎學金,并派學校的教師深入到考生中,宣傳本校的辦學理念,展示本校的特色專業(yè)。” “我們期待招生困境,能逼迫民辦院校、高職院校轉變辦學思路,提升教育質量,同時也期待招生困境,能倒逼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熊丙奇認為,眼下的問題是,不少民辦院校、高職院校,看不到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希望,因此,也覺得自身改革、調整無望,于是,就只能在一邊“等死”中,一邊心存僥幸地違規(guī)招生,混一天是一天。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民辦院校要走出困境,必須反思傳統(tǒng)的辦學思路。再繼續(xù)走規(guī)模路線,必定走進死胡同。“民辦院校與其在招生中玩花招,不如展示重視生源的誠意,承諾對部分優(yōu)秀學生免除學費,設立全額獎學金,并派學校的教師深入到考生中,宣傳本校的辦學理念,展示本校的特色專業(yè)。”記者 周超 圖/本報記者 王濱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京本科二批降20分再次錄取 涉及97所高校
·2012江西高招二本文史理工類24日起投檔錄取
·寫親筆信親自送通知書 校長“精雕”錄取通知
·高考生陸續(xù)收到錄取通知書 高校拼“第一印象”
·為擴大學校知名度 兩學校“爭”賀高考狀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