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昨天,當揚子晚報記者來到位于南京江東中路的省教育考試院錄取中心時,本一批次錄取正在緊張進行中。一位考生錄取的流程如何?為什么會被退檔?專業是怎么分的? 在現場,揚子晚報記者看到錄檢員邵老師正在核對蘇州科技學院的擬退檔名單,“每個院校可以填6個專業志愿,可你看,很多考生只填了一兩個,而且不服從。我們看到這種情況,尤其對于高分考生,會建議學校與考生取得聯系,看考生是否愿意服從調劑。如果考生愿意,就由考生本人寫一份自愿服從調劑的申請,家長 簽字,所在中學蓋章,然后傳真到考試院,我們就可以操作了。”在邵老師的桌上,記者看到了兩份考生傳真來的申請。“不過還是有不少考生不愿意服從調劑,比如一位344分的考生,已高出投檔線4分,但是在學校與這位考生聯系后,他不愿意調劑到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專業,說寧愿進入下一批次。這樣就只好做退檔處理了。”邵老師告訴記者,這種不愿意服從的情況比較普遍,像錄取藝術類時,有考生甚至超過院校線20分,但所填專業分數不夠,勸說他服從調劑,可考生堅決不同意,那只好退檔。 錄檢組的另一個重要職責是檢查高校分專業情況是否合理。錄檢老師也會一個個去核查考生被錄取的專業是否符合院校公布的招生章程。“我們會根據高校的分專業原則建立一個模擬分專業模塊,然后自己模擬一遍,如果相符就算過關,如果出現紅色提示,那說明有不相符的地方,我們會跟院校聯系,看問題出在哪里。”一位老師告訴記者,只要有疑問的會立即與院校聯系,如果理由不過關將被打回。 殘疾考生將被重點關注 7月12日揚子晚報報道了一位安徽的毀容考生,上了本一線害怕被院校拒錄,特意趕到常州來整容。記者在錄取現場特意詢問了江蘇對殘疾考生的態度。 在錄檢組一位負責老師的電腦上,記者看到了一位填報淮陰師范學院的蔡姓考生,該考生檔案顯示,“雙耳喪失聽力,佩戴助聽器”。“我在淮陰師院投檔前就將這位考生的情況記錄在本子上,重點關注。如果院校要退檔只能以成績為由,該考生如果成績合格卻被退檔,錄檢這一關就過不去了。”這位考生填報的是美術學,成績達到了專業分,院校也順利錄取了他。“江蘇的政策規定,對肌體殘疾但生活能夠自理、不影響所報專業學習,且高考() 成績達到要求的考生,高校不能因其殘疾而不予錄取。”這位老師告訴記者。 省教育考試院鞠勤院長介紹,在錄取現場,每個環節都以“零差錯”的目標部署工作、優化流程、查漏補缺。比如在計劃管理中,保證向社會公布的每一個計劃都準確無誤,為考生為院校管理好每一個計劃,切實做到“計劃調整、公布、審核零差錯”。在檔案投遞中,投檔組反復核查數據,多次模擬比對,確保完全無誤后才能正式投檔。在投檔比例的確定上,建議院校進一步縮小投檔比例,盡量減少考生被退檔的人數。在錄檢聯絡中,聯絡組進一步細化了錄檢原則,對每一個考生的錄取或退檔都做到有理有據,必須符合政策規定,符合招生章程,經得起檢驗,切實維護考生的利益。 (揚子晚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寧波小伙身患強直性脊柱炎 站著讀書圓大學夢
·清華連續十年在津高考增招10人以上
·俄羅斯“高考”漏題嚴重 主管官員引咎辭職
·香港“高考”放榜 逾8萬考生競爭
·海南37人被12所高校保送錄取 6人進北大清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