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江蘇27名各市的高考狀元,21人選了北大清華,只有2人選擇了香港的高校!2013年江蘇高招本一批次平行志愿錄取于昨晚結束,揚子晚報記者調查了今年13市高考狀元的錄取情況,港校明顯降溫。 江蘇27名各市的高考()狀元,21人選了北大清華,只有2人選擇了香港的高校!2013年江蘇高招本一批次平行志愿錄取于昨晚結束,揚子晚報記者調查了今年13市高考狀元的錄取情況,港校明顯降溫。三分之一的高考狀元選擇了最熱門的經(jīng)濟類專業(yè)。 挑學校 港校降溫,北大清華“掐走”21人 去年江蘇省文科第一名考生許琪被港大“搶”走。而南京理科第一名也投身港大。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去年至少有5名市狀元選擇了港校。與往年相比,今年報考港校的狀元明顯少了,記者調查的27名狀元中,只有2人選擇了香港的高校。 記者調查中發(fā)現(xiàn),高考狀元大都選了北大清華,自主招生“功不可沒”,21名報考北大清華的學生中,一半以上是自主招生的學生,已經(jīng)提前被鎖定。“港校挺好,但沒有考慮的余地了,我已經(jīng)簽約清華了。”一名學生坦言。為了爭搶最拔尖的學生,北大清華卯足了勁,早在高考分數(shù)還未揭曉的時候,這兩所高等學府就已經(jīng)爭相向高分考生伸出橄欖枝。一位理科狀元告訴記者,分數(shù)公布當晚,清華老師打來了電話,向他推薦起學校。電話剛掛沒多久,北大的電話來了。清華大學(招生辦)還打出學長學姐牌。“清華的學姐給我打電話的,她和我是一個中學畢業(yè)的,是正宗學姐,介紹起來很親切,很真誠,她向我介紹了清華的基本情況。”有專家分析,在前幾年的報考港校熱潮中,不時有內地學生“水土不服”的消息傳出,讓內地高分考生多了一個猶豫的因素。 “文選北大理讀清華”傳統(tǒng)已打破 常言都說,理科上清華,文科選北大,從狀元們的選擇來看卻不盡如此。無錫理科狀元陸迪就選擇了北京大學,陸迪提起那里一流的教學環(huán)境與強大的師資力量,言語間流露出向往與期待,他說,自己整個高三都把北京大學立為目標。揚州理科狀元趙天昊選擇在北大學習物理,他說自己高中時最感興趣的科目就是物理。“平時做物理題就覺得十分有趣,很多生活中的現(xiàn)象都可通過計算、推理推出來。物理和生活的聯(lián)系很近。”而他也打算將這一興趣繼續(xù)延伸到大學。 江蘇省文科狀元龔恬選擇了清華大學,為什么不上北大?龔恬認為自己與清華大學比較有緣。她曾經(jīng)去過幾次,很喜歡那里的氛圍,也很敬佩清華老師們識才惜才的品質,對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印象深刻。她提到高考成績公布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工作人員曾主動聯(lián)系她,向她介紹學院的概況,并推薦她就讀于該學院。但自己對清華比較熟悉,婉拒了北大的邀請。此外,蘇州文科狀元周緣選擇了清華大學的新聞學專業(yè)。 狀元也“戀家”,上海高校獲青睞 無錫文科狀元蔣之涵考取香港中文大學,鎮(zhèn)江理科狀元凌雅婷考取香港大學。蔣之涵興奮地告訴記者,她得到了全額獎學金。她介紹說,香港中文大學在入學第二年才開始選擇專業(yè),對文科而言有商科和人文兩種選擇,她選擇人文。凌雅婷將在港大學習精算專業(yè)。上個月26號,小凌在南京參加了港大自主招生考試,并順利被錄取。但小凌表示當初報考港大時有些猶豫:香港生活水平比較高,學費也比較貴。沒想到,因為小凌的優(yōu)異表現(xiàn),港大不僅錄取了她,還免去了她四年的學費,減輕了她不小的負擔。 除此之外,離家的遠近也影響狀元們對大學的選擇。上海鄰近江蘇,經(jīng)濟、教育事業(yè)發(fā)達,高校眾多,成為江蘇高分考生的好選擇。南京理科狀元費欣意、揚州文科狀元張玥、鹽城理科狀元王政和等3位選擇了離江蘇較近的復旦大學,蘇州理科狀元熊家頤選擇了上海財經(jīng)大學。南京理科狀元費欣意選擇了復旦大學,不少親朋好友都覺得疑惑,“怎么不去北大?不去清華?”記者與費欣意同學交流時,她有些靦腆地表示希望選擇離家近一些的高校,“不太愿意去北方”。費爸爸則笑著說,女兒比較喜歡復旦大學的氛圍。 選專業(yè) 選專業(yè)大都自己說了算 記者采訪中發(fā)現(xiàn),選擇專業(yè)中,27名學生大都“自己說了算”,父母很支持他們的選擇。“他很獨立的,我不參與他學校和專業(yè)的選擇。”采訪中,記者不止聽到一名家長這樣回答。揚州文科狀元張玥選擇了復旦。張玥的媽媽說這是她自己做出的決定,父母很尊重她的選擇。在填報志愿時,張玥一直糾結于復旦和另一所名校,張玥說雖然這兩所學校自己都很喜歡,但是她想去上海闖一闖,鍛煉自己的能力。吳愛軍是今年的南通理科狀元,考取清華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這是我自己的選擇。”吳愛軍說,也有不少親戚朋友勸他學經(jīng)濟專業(yè),但他鐵了心喜歡跟電有關的內容,最終選擇了清華大學的工科。 9名狀元選擇了經(jīng)濟類專業(yè) 從27位狀元的專業(yè)上選擇來看,經(jīng)濟類專業(yè)在當下仍是熱門。共有9人選擇經(jīng)濟類專業(yè)。南京理科狀元蔣南報考了清華大學經(jīng)濟金融專業(yè),費欣意選擇復旦大學經(jīng)濟管理強化班。蘇州理科狀元熊家頤選了上海財經(jīng)大學銀行與國際金融專業(yè)。無錫理科狀元陸迪考取北京大學經(jīng)濟金融專業(yè)。鎮(zhèn)江理科狀元凌雅婷考取香港大學精算專業(yè)。泰州文科狀元朱珠、淮安理科狀元徐琪均考取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連云港文科狀元劉思奧、常州文科狀元龔恬均考取清華大學經(jīng)濟與金融學院。 淮安理科狀元徐琪說,由于當時選擇余地較大,在決定專業(yè)前她內心有些掙扎。她認為自己并沒有特別的優(yōu)勢,也沒有明確的想法,但各方面的知識儲備都還不錯。她認為學金融、管理類的學科可能正巧需要調動各方面的知識,對她而言比較有利,加之自己的母親又是會計出身,對自己有引導作用,因此她選擇就讀于光華管理學院,兩年之后再確定具體專業(yè)。徐琪還謙虛地說,感覺自己目前的想法不是很成熟,希望在大學找到特別喜歡的東西,并在以后的求學過程中向那方面發(fā)展。蘇州理科狀元熊家頤則說,她選擇的銀行與國際金融專業(yè)是上海財經(jīng)大學分數(shù)最高的專業(yè),對前途十分有利,也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 南京、宿遷文科狀元選了哲學 南京文科狀元俞天誠、宿遷文科狀元郎青都選擇了北大哲學專業(yè),尤為引人注目。為什么選擇比較冷門的哲學專業(yè)?南師附中俞天誠坦言,不想以賺錢為目的學經(jīng)濟,高考出分后,也有不少學校游說他填報,都拿出了分數(shù)最高的經(jīng)濟學專業(yè),自有主張的俞天誠不為所動,“我想挑戰(zhàn)一下自己,哲學對人的學習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學習的科目比較多。”對于哲學,俞天誠已經(jīng)有相當?shù)牧私猓八笪覀儚恼w上看待世界,我很感興趣,喜歡讀鄧曉芒、李澤厚的書。”讀了哲學,未來找什么工作呢?俞天誠也有了目標,“留校當老師。”他的夢想是自己的思想能撬動現(xiàn)有的哲學觀念。 郎青說,之所以選哲學這一在當下略顯冷門的專業(yè),是因為覺得這一專業(yè)平靜、恬淡,具有人文的傳承,能夠讓自己更加清醒地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明確人生的方向。而且,本科階段學習哲學對人生大有裨益——掌握了人文學科的基礎,以后學習應用性學科時,也能更加游刃有余。他下定決心遵循本來的心愿,堅持哲學系。(吳雨陽 車卓雅 李章琳 李潤陽 呂新陽 蔡蘊琦 張琳) (揚子晚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香港“高考”——中學文憑試出現(xiàn)罕見集體
·天津首個高考錄取女飛行員 高個“蘿莉”飛天夢
·山東高考提前批錄取16392人 本一批19日起錄取
·四川高考進入一本錄取階段 各高校調檔線公布
·寧波小伙子受到手汗癥困擾 高考無法正常答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