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高考命題宛如捉迷藏,刻意窮盡心思去規避既往各種模擬試題。在上周六的上海高考語文命題研討會上,有關專家表示,與其和考生玩“躲貓貓”,不如將最能體現語文素養的知識盡早融入學生的血液中。 東方網7月29日消息:高考()命題宛如捉迷藏,要刻意窮盡心思去規避既往各種模擬試題。在上周六的上海高考語文命題研討會上,有關專家表示,與其和考生玩“躲貓貓”,不如將最能體現語文素養的知識盡早融入學生的血液中。 模擬考盡出難題 每年命題老師進入“封閉營”時,都會帶上一大摞全市各區縣的一模、二模統考試卷,以保證所出的高考題不能與模擬卷的題目“撞車”。而精明的區縣教研員們也心有“小九九”,他們往往會將一些高難度題目編入一模和二模卷,等到高考命題者出題時,就會去避開全市幾十套模擬卷中已經有過的“難題”。更令人唏噓的是,現在各區縣會在臨近高考的前二三周再進行一次三模甚至四模考,難題、偏題、怪題也悉數登場。而此時正處于封閉狀態的命題者,也會通過正常途徑將最后的幾套模擬卷收羅來,并立即在各科試卷中加以規避,而一旦與已經成型的高考題“撞車”,只得自覺放棄,但要另行精心策劃高難度的題目,或許時間上已經不允許了。有教研員戲謔地說,高考要與大家捉迷藏,我們就“倒逼”他們盡可能出不了“難題”。 規定篇“養分”不足 為了在語文高考時拿足“該拿的分數”,僅占6分的古詩文默寫,被普遍當成了復習的重點。每年的6句默寫中,3句是出自高中教材的規定背誦篇目,2句出自初中教材的背誦篇目,而另1句是從教材的非背誦篇目或教材之外選取的。因此,高考命題者會絞盡腦汁從學生沒有做過的古詩文習題中“淘”出這1分的題目,而各區縣的模擬卷,也會極力去挖掘可能編入試題的古詩文。 以今年的初中教材為例,規定的古詩文背誦篇目有42篇,計5500余字,而高中的古詩文背誦內容全部加在一起,也不過只需兩張考卷的篇幅就能窮盡。單從應試的角度來看,掌握了這些規定篇目就能在高考時拿到至少5分。因此,高三語文教師無一例外會要求學生把這些篇目背熟。但是,要真正提高語文素養,這些篇目顯然是不足以提供足夠“養分”的。 打牢底子是根本 語文難學、難教、難考,語文素養的顯著提高更似乎是難上加難,這種狀況在語文教育界已是共識。主持高考語文命題研討會的華東師大中文系教授李鋒說,語文教學與考試其實根本用不著捉迷藏,只要打牢古詩文的底子,就能很好完成閱讀與寫作的考查。 多年前,本市一些語文教育專家就開始策劃匯編300篇經典古詩文,讓本市的學生從小學起就熟讀、熟背這些精彩華章。在專家們看來,如果一名學生到高中畢業時有300篇古詩文爛熟于心,還何愁語文素養不提高?還何患寫不出一手好文章?但遺憾的是,這個計劃至今仍停留在專家們的文案里。然而,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語文組的一位負責人,曾將這300篇古詩文背誦方案帶到了山東某地的一所普通中學進行試驗,幾年下來成效顯著,今年該校參加實驗的學生首次高考,結果語文成績出奇的好。 在研討會上,著名語文教育專家于漪老師說,要求青少年學好、學透300篇經典古詩文,而不是只會用ABCD四個英文字母做語文選擇題,將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新民晚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四川考試院征集18位市民 參觀本三批次錄取
·模擬考挖空心思 高考命題迫不得已“躲貓貓”
·廣西考生涉嫌搶劫被捕 取保候審參加高考被錄取
·河北本二征集志愿競爭激烈 錄取比例接近1∶17
·北大清華掐尖暗戰獎學金 過去六年清華四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