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新一年高考報名即將開始,全國各地招生考試部門陸續發布2014年高考相關信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各地實施的以減少加分項目為主要內容的高考加分政策調整信息。 重保障,加強督導評價 由于對在校學生的保險力度不足,害怕學生受傷,很多體操課和風險大的體育項目一度被叫停。對安全問題的恐懼,束縛了學校開展體育鍛煉的手腳。 為了解除學校的后顧之憂,據介紹,在做好中小學校及幼兒園校方責任保險的基礎上,北京市教委將為學校投保校方無過失責任保險,有效控制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體育鍛煉和實踐活動的風險。 自2012年起,北京海淀區設立學生活動專項經費,不再向學生收取參賽費用,全區科技、藝術競賽活動率先實現公益化。為保證經費的充足,海淀區教委設立專項經費,優先保障科技教育、藝術教育和體育工作的投入。 “我們將完善已有專項經費的績效考核辦法,并根據績效確定次年保障經費及保障政策。”尹麗君說,“今后要進一步完善專項督導評價的科學方法、指標體系和基本程序,要把對每一項教育的具體要求,全面納入學校教育質量監測評價和績效評價,強化對結果評價的同時,加強對過程的指導和管理,督導評價結果與績效掛鉤,達到以評帶促的作用。” 據介紹,北京教育部門將修訂《北京市普通中小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評價指標體系》,把體育衛生工作的評價權重提高到20%,并從2014年開始實施。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3年下降的區縣和學校,在教育工作評估和評優評先中實行“一票否決”。(本報記者 萬玉鳳) (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19年考研人數翻16倍 第二次“高考”如地獄
·俞敏洪:高三學生要每天用1小時吹牛聊天
·清華北大推薦生面試:可否推進“轉基因”
·高考加分“瘦身”后如何落實素質教育?
·韓國高考結束“準大學生”扎堆整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