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劉至遠,一名左腿殘疾的武漢小伙,2014年高考考出了683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學物理系錄取。1400011456,是北京大學為他發來的錄取通知書上的學號。 “玻璃男孩”接到北大錄取通知書 劉至遠,一名左腿殘疾的武漢小伙,2014年高考()考出了683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學物理系錄取。1400011456,是北京大學為他發來的錄取通知書上的學號。 湖北省殘聯教育就業處相關負責人8月10日介紹,據統計,2014年湖北省共有240多名殘疾高考生,其中過了第一批本科投檔線的有16人。目前,這16名身殘志堅的考生均已被一本大學或一本專業錄取。 為確保殘疾高考生權益,省殘聯和省招辦做了大量協調工作。荊門有一名右腿先天殘疾的考生,2014年高考考了573分。因為高考體檢報告上有一句“小腦發育不全”的病史描述,她被武漢一所部屬高校拒錄。為了該考生有書讀不落榜,省殘聯和省招辦多次與相關高校進行溝通,最終該生被武漢紡織大學重點專業錄取,圓了大學夢。 左腿殘疾的“玻璃男孩”,穿的鞋子是特制的 “玻璃男孩”骨折臥床不離書 1.78米的個頭,笑起來有點靦腆。乍一看,還真看不出劉至遠與常人有何不同。實際上他是一名殘疾人。 6歲時,劉至遠被發現左腿股骨先天性發育不良,他的左腿就像玻璃一樣,只要輕微的跌撞就會骨折。 他在讀小學五年級和初一時,左腿曾先后兩次因為小意外而嚴重骨折。骨折后,他只能平臥在床上休養,即便是翻身這么簡單的動作,對他而言都很“危險”。 “那兩次骨折,每次臥床都超過了半年。”劉至遠說,為了不落下學習,不能起身的他,就躺在床上舉著書本自習,他的眼睛因而早早近視。那段時間,對于看不懂的題目,他就請教父母和來家中看望自己的同學。 2011年,劉至遠的中考成績超過華師一附中錄取分數線。由于身體方面的原因,他主動放棄了華師一附中,選擇了離家最近的武大附中。 “學校離家近,我們好接送孩子,這樣更安全。”母親孫女士說,兒子兩次骨折的經歷,給她留下了一些陰影,她擔心孩子上高中時會再出現類似的事情。 棄讀華師一附中,劉至遠并不覺得遺憾。在他看來,學習的好壞關鍵取決于自己。在學習上,劉至遠有著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他認為,課前預習和課上認真聽講,最為重要。“超前學習,才能在課堂上清楚知道老師講的重點。”劉至遠說。 高二時,為了參加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他開始自學大學的物理課程。功夫不負有心人,高中三年,劉至遠的學習成績始終保持年級第一,并兩次獲得物理奧林匹克競賽湖北省賽區一等獎。 劉至遠說,正是因為喜歡物理,所以在填報志愿時,他選擇了北京大學物理系。 耳聾考生靠對口型學發音 患有先天性耳聾的藝術考生余夢婷,2014年高考考出了文化和藝術總分608分的成績,被武漢工程大學視覺傳達與設計專業錄取。 余夢婷2歲時,被發現患有先天性耳聾。“若不是父母的堅持,我小時候可能去了聾啞學校。”余夢婷說,父親是對她影響最大的人。3歲時,她由于聽力不好發音困難,父親就通過對口型的方式,一點一點的教她發音講話。“有的字和詞,我發音不準,父親就不厭其煩地為我糾正,甚至一連糾正兩三年。”余夢婷舉例說,由于“b”、“p”不分,光是“帽子”和“豹子”這兩個詞的發音,父親就曾為她糾正上百次。為了她,父親還放棄了工作,一直陪她學習至今。 余夢婷說,小時候她就喜歡畫畫,所以才決定走藝術這條路。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高考英語改革 英語補課班熱度不降反升
·“玻璃男孩”臥床不離書 高分圓夢北大
·高考壓力催生“狀元經濟” 引發民眾擔憂
·四川專一批錄取開始 實行平行志愿 計劃完成率高
·2014年北京高考本科錄取率破6 同比提高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