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才資源的“123” 曾經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段子,那就是在北京,如果一面墻倒下來,那么第一個砸到的會是一個官員,而在廣東被砸到最多的可能是老板。“很多人不知道,在南京如果墻倒下來,砸到大學生的可能性肯定是全國最高的,那是因為南京高校多,大學生最多!”楊衛澤的比喻引出了關于南京人才資源的“1、2、3”數據。 所謂“1”就是南京是萬人擁有在校大學生數量,排名全國城市的第一位;而“2”就是指,南京萬人所擁有的在校研究生數量在全國排名第二;而“3”的意義則是,南京兩院院士的數量在全國城市中占據第三位。楊衛澤坦言,這組“1、2、3”的數據,他在不同的場合反復說過,就是要讓南京的每一個政府官員知道,南京教育資源的優勢不能丟,不能培養了人才之后,留不住他們。 東大研究生留寧比例減少 有一個比喻在坊間流傳甚廣,那就是將南京的高校比作導彈基地,而把人才比喻成導彈。南京的現狀就是,在基地上制造了很多尖端的先進導彈,這些導彈卻被發射到別的地方去了,就好比南京的眾多高校培養了不少人才,而這當中絕大部分的人,都遠走他鄉去貢獻在南京高校中的所學特長。 對此楊衛澤深有感觸,并用上了“揪心”兩個字。他說,上次到南京東南大學去訪問,看到了一組至今讓他感到揪心的數據,東南大學的研究生,每年的培養總量雖然在不斷上升,然而與之相反的事實卻是,最終留在南京的東大研究生數量在節節下降。楊衛澤認為,這并不是個別現象,他相信,不僅是在東南大學,南京其他的高校肯定也有類似的情況,這種留不住人才的情況必須引起重視。 科研成果要轉化為產品 在昨天的會議上,楊衛澤特別對在江寧科學園揭牌的江蘇(江寧)大學科教創新園寄予了厚望,他希望園區所入駐的15所高校,能夠利用好科教創新園提供的優惠政策,通過創新園內所建設的實驗室、研發中心、大學科技園等良好條件,促成科技成果有效轉化成優秀產品。 |
[發布者:yezi ] | ||
相關閱讀:
·女碩士畢業后再度高考成為大專生(圖)
·??粕佳行穆罚焊膶懨\的只有自己
·碩博都為結婚愁:相親會三成人全程戴面具
·你出國我考研:愛情正經受考驗
·考研三戰 我的悲情誰能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