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7日電 子女教育始終是擺在父母面前的一大課題。繼華裔教授蔡美兒采用“咒罵、威脅、利誘”等高壓手段培養孩子、被網友稱為“虎媽”之后,自稱“中國狼爸”的香港商人蕭百佑,更是用“打”的教育方式,將3個孩子送進北大,再度引發公眾關于“棍棒教育”的思考。 不許看新聞以外的電視節目,不許吹空調,不給零花錢,去同學家要寫書面申請……在蕭百佑近乎殘暴的教育方式中他的三個孩子相繼考入北大。“狼爸”蕭百佑和他“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的家教理念引起廣泛爭議。 和之前的“虎媽”一樣,“狼爸”的教育方法得到不少家長的肯定和追捧,但也受到不少質疑甚至非議。有學者稱,雖然中國的傳統家教是打,但現在很多家庭都不打孩子了。這種環境下,如果孩子被家長暴打感覺就會受到更大創傷,覺得其他家長不這樣,為什么我的家長這樣,進而覺得父母不愛他,產生自卑心理,對未來成長很不利。 學者指出,從小挨打可能給孩子造成早期心理創傷,產生不被愛的感覺,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這樣長大的孩子會特別依賴外界的東西,沒有就會很擔心。打孩子有風險,打不好就走向反面。其實有很多孩子不被家長打,長大后也照樣成功。 但也有研究成果客觀上支持了“狼爸”的教育方法。去年,美國密歇根州大學心理學教授瑪喬里·岡諾在由美國“兒童發展研究協會”主辦的一次國際會議上發表研究成果表明,和出名一樣,打孩子也要趁早,打孩子的最佳時段是2歲到6歲之間。研究結果發現,那些直到6歲還挨打的孩子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性格特征的表現都優于那些從未挨打的孩子。 時至今日,仍為不少父母所秉持的高壓教育手段孰優孰劣?坊間對此眾說紛紜。中新網特邀“狼爸”蕭百佑做客視頻訪談室,談教育子女的經驗,回應公眾針對“棍棒教育”的質疑,并與網友進行互動。 本次訪談定于2011年11月18日13:00開始。敬請各位網友關注,歡迎進行在線交流 !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