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巖(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高等職業教育經過十年的高速發展,成績確實了不起,但走到今天,高職應當有一種居危思危的意識和緊迫感。在未來的發展中,高職還會不會有這樣的機遇?提高質量,辦出特色,是高職今后發展的生命線。如果不這樣,一定會有些高職院校要出局,高職培養的是高素質技能人才,高職不能包打天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道路是高職發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說,研究高職教育如何才能做到不可替代,絕不是一個自娛自樂的學術問題,而是生存和發展的大問題。 陳解放(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秘書長、上海師范大學教授): 必須站在建構國家新的職業教育體系的高度來看待高職發展問題。高職要學會瞻前顧后、左顧右盼,在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之間建立一種動態機制,在專業結構和層次上進一步拓展,在如何深化產學研上下功夫。 朱傳禮(中國高教學會全國產學研合作教育分會會長、教育部高教司原副司長): 高職的核心價值競爭力到底是什么?怎樣才能轉變教育思想,尋求適合學生的教育?文化育人是最高境界,高職院校應當在這些方面有所積累和呈現。 馬樹超(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我國職業教育大發展的這25年始終處于興奮期,很少有系統的設計,希望這次能夠真正從興奮期轉向理性化的職業教育發展階段。 查建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產學合作教席主持人、北京交通大學(微博)教授): 為什么有高職教育,這是市場的需要及國家發展的需要,至于高職會不會被踢出局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你只要能為職場提供他們真正需要的人才,你就不可替代。 (中國教育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