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春12月3日電 (姚湜 劉森)“有好幾次我已經順利通過用人單位的面試,但往外走時被發現腿有點問題,就沒有給我簽約。”然而,這只是25歲的郭文朝“從前的故事”,現在他已經簽約中國中部的一家知名民營企業。 與同齡人相比,郭文朝顯得稍許瘦弱與單薄。由于跛腳,他走路時身體左右顛簸,看起來很吃力。他即將在吉林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獲得機械制造自動化碩士學位。 在當前中國并不寬松的就業環境下,殘疾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更是難點。幾次簽約都不順利的郭文朝只好給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打電話尋求幫助,就業指導教師了解情況后馬上和用人單位取得聯系并進行溝通協商。最終,郭文朝如愿實現了簽約。 吉林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趙剛敏介紹說,今年該學校統計到的殘疾人畢業生一共有7人,雖然人數很少,但卻是就業工作的重點服務對象。 趙剛敏說,學校采取“跟蹤式服務”來幫助殘疾人畢業生就業。“學生在求職過程中任何時候遇到困難,只要給就業指導教師打一個電話,我們都會馬上幫助他們去解決問題”。 另外,針對一些情況更為特殊的殘疾人畢業生,學校還會開展“一對一”“點對點”的就業服務,單獨針對某一個學生的特殊情況,和企業單位進行協商溝通,幫助他們實現就業。 2012年,中國預計有680萬大學生從高校畢業。其中的殘疾人畢業生屬于就業困難群體,目前中國各地政府部門和高校都在努力采取措施優先幫助他們找到工作。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共有6.5億殘疾人,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發展中國家。在很多國家,八成以上的殘疾人在達到就業年齡后無法找到工作,其比例遠高于平均失業率。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