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或來自“政策杠桿” 在法國這樣的民主國家,怎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協助這些外國人協會提出三個現象,說明移民辦手續的痛苦的背后有政府的“主觀意愿”,政策杠桿在起作用: 一、省政府減少了接待窗口或柜臺:在紀龍德省,接待外國人的柜臺每天早上8時30分至11時開放。今后,星期五對外關閉,以便“更妥善地處理已經接受的申請案卷”。另外,星期三上午只保留給“咨詢申請”業務,不再能夠遞交申請或領回居留證。 由于工作日數減少,排隊的人數無可避免地就增加了。在幾個月內,排隊人數增加了三倍。為了想拿到一張收據,申請人整夜來排隊。去晚的人,拿不到收據,明天再來,管你是否有工作,或是有其它的要事。 二、承辦或審查申請案卷的職員過于賣力:隨著收緊移民政策的法律或通函的公布,省政府的辦事員在審查案卷時變得非?;蜻^于吹毛求疵。有些職員會要求提供不需要出示的文件,還有的對申請案卷的進展只提供一絲絲消息,或是每個柜臺提供不同的規定和信息。原因之一是有關的立法復雜而且不斷更改,省政府職員欠缺培訓。 三、從收據到收據,不停地更換收據:如果你滿足所有的條件(收入、工作、住房等),提供堅實的申請案卷,獲得一張居留證,即使是一年的臨時居留,這已經是戰果輝煌?,F在已經“不再講”10年長期居留證。據內政部的數字,法國2005年發放了3.1萬張長期居留證,2009年降到了1.8萬張。 在薩科齊移民法之前,10年長期居留證自動發給法國籍小孩的父母,和法國人的外籍配偶。這給予在法國長期合法居留的人一個融入法國社會的最佳機會和途徑。今天這個邏輯完全顛倒了,“當事人必須證明融入法國社會才可獲得長期居留”。因此,實際情況是只簽發一年的居留證。順帶一提的是,這可為國家賺進不少錢。因為每次申請延期時,申請人必須繳納110歐元的稅。還有一個問題:在省政府批準和申請人拿到居留證之間,有時要等3個月、6個月、9個月,在等待期間,當事人每3個月要換一次收據。這也是省政府前面出現排隊長龍的部分原因。 法國人失業導致外國人痛苦? 據法新社報道,內政部長蓋昂在《周日報》訪談錄中解釋,法國有280萬失業者,說法國還需要外國勞力是錯誤的。 蓋昂認為,“有280萬失業者在那兒,說我們還需要引進勞力,這是錯誤的。讓我們首先為在法國定居的失業的法國人或外國人在我們的企業里找到工作?!?/P> 內政部長重申決心把在法國身份不合法的外國人減少10%。目前每年約有20萬人抵達法國。 蓋昂否認他有關移民的講話與競選有關:“選舉不選舉,反正我做我的工作。”蓋昂日前有關移民的講話招致左派的批評,稱這是重拾了國民陣線的論據。 內政部長指責說,“移民將是競選的重大問題之一,因為法國人對所有涉及其民族特性的事情非常敏感,”并“要求更好地控制移民潮。左派主張給非法移民合法化,并與社群主義湊合。” 蓋昂聲稱,“所有共和派政黨都應當把投國陣票的人拉回自己陣營為己任。這也是左派應當提出的一個問題?!?/P>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