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食物 孩子們正在用心的學習 冬風裊裊,落英繽紛,深冬的艷陽映照著美麗的大港水庫,座落在湖邊的是江西都昌縣大港鎮高塘小學,傳出朗朗的讀書聲,在略顯空曠的高塘街巷上空回響。 大港鎮高塘小學是江西都昌縣唯一有寄宿生的小學,目前學校有40個學生,5位老師,由于學生居住比較分散,很多的學生離學校很遠,其中有24個學生在學校吃早餐、中餐,5位學生寄宿在學校。孩子每天就吃從自家帶來的咸菜,一罐咸菜就是吃一個星期。 5位老師,最大的59歲,最小的49歲 經過一個半小時的車程,都昌在線愛心社區一行11人終于到達都昌縣大港鎮高塘小學。一到學校,網友就和高塘小學的校長游壽源攀談起來了。 游校長說:“我們這個學校是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修建的,目前學校有4個年級,40個學生,5位老師,我們是都昌縣唯一寄宿的小學。” 據游校長介紹,由于上世紀五十年代都昌縣大港水庫改造,導致當地很多村民搬遷,為了方便當地村民的孩子就學,高塘小學就這樣運運而生了。由于高塘附近的村莊比較分散,很多孩子家里離學校特別遠,導致很多的孩子就學非常不方便。正是這樣的不方便,加上交通的不便利,導致學校很難吸引年輕人來教書。游校長說:“我是從 1979年來這里教書,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我們學校就幾乎沒來過新老師,我們這里的老師年齡最大的是59歲,最小的是49歲,真希望年輕的老師能來我們這里教書,我們這些老師的普通話也不會,也沒什么好的教學方法。” 一罐咸菜吃一個星期 自帶柴火到學校 由于高塘小學很多的學生家里離學校很遠,學校里40個學生,其中24個學生在學校吃早餐、中餐,5個學生寄宿在學校。 高塘小學很多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工,一直是爺爺、奶奶管教。由于老人腿腳不方便,家里離學校的路程又比較遠,所以他們一般都是給自己的孫子、孫女準備一貫咸菜,由于擔心咸菜變餿,咸菜里一般放鹽放的比較多。當記者走進學生住的宿舍,看見地上擺滿了瓶子、罐子。游校長告訴記者,這些全部是孩子從自家帶來的咸菜。 高塘小學24個孩子都在學校吃飯,為了幫孩子煮飯,學校專門在附近請了一個婦女幫忙,每個月給600元的工資,她的職責就是幫孩子蒸飯,這些錢都是這24個孩子家長出資邀請的。 在一間房子里,記者看見了很多干柴,于是很納悶,問起了游校長。游校長說:“這些干柴全是在學校吃飯的孩子家里供給的,每個孩子每個學期供應900斤柴,主要是用這些干柴蒸飯。” 學校急需解決孩子的午餐及操場 盼愛心人士能贊助 當問起游校長,學校需要什么具體的幫助。游校長說:“我們這里的孩子生活條件太差了,每天就吃咸菜、干菜,我們希望社會愛心人士能贊助,讓孩子每頓能吃到新鮮的蔬菜,按每個學生每天8元的標準,24個孩子一天就是192元,一年就是4萬元左右。” 游校長還說,你們愛心網友幸好是晴天過來的,如果下雨的時候過來,你就會知道,這操場將全是泥巴,走路特別不方便。我渴望社會上的好心人能幫忙,把這個操場鋪上一層水泥,另外建一個籃球場、乒乓球桌,這就是解決了我們最大的問題。據預算,如果把這些小學鋪上水泥,大約需要八萬元左右。 游校長說:“如果社會愛心人士愿意捐助我們學校,我們將會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實處,也會把每筆費用的開支全部公布在網上,接受社會的監督。” 如您想幫助高塘小學的孩子,望撥打15180637079,期待您的幫助。(記者李竟成) (中國廣播網 李竟成)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