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昨對教育“聽政”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解讀浙江狀況 明年試點職業教育5年一貫制 學生從職高一口氣讀到高職 昨天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國務院關于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工作情況的報告,開展專題詢問。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坦言:“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尚未有效解決”,比方說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職業教育被忽視問題、民辦教育被歧視問題等等。 那么這些問題浙江省解決得怎么樣呢?記者采訪了浙江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發現我省在解決部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方面,已經走在全國前列,讓其他省市羨慕嫉妒恨。 問政一 :校車頻發安全事故,是不是村校撤并出了問題 最近幾起校車安全事故發生后,有全國人大代表就提出:現在撤點并校,讓低齡的學生住校,過早地離開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是不是好?本來農村多數年輕父母在外打工,爺爺奶奶帶著孫子,現孩子住校了,出現更多的空巢家庭。撤點并校政策是不是該適時調整?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全國進城務工人員目前約2.4億,他們的子女要么留守,要么隨遷。2010年隨遷進城讀書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約1200萬。從2000年到2010年十年間,農村小學減少了一半。但我們要應對一些農村學校撤并帶來的新情況。比如改善寄宿學校的辦學條件,加大學生的宿舍、食堂以及廁所等生活設施的建設力度,解決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生活補助。建立校車制度,規范校車的運營管理,解決好學生的上下學交通安全等問題。 浙江做法:作為東南沿海發達省,浙江的流動人口數量相當驚人。據公安部門統計,截至2010年6月,我省外來流動人口數已達1950萬人。浙江接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的擔子格外重從2004年58萬人,到如今的114萬余人。重壓之下,我省城鎮接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的能力卻逐年攀升。已有72%的農民工子女就讀于公辦學校(包括公辦民工子弟學校),82.5萬“小候鳥”有了穩定的書桌。 “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是浙江在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過程中,始終堅持的原則,目的是保證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能夠享受到本地孩子的“同城待遇”。 在杭州城區,接受義務教育的在校中小學生中,10人里有4人是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這批孩子的總量達到近8萬人。而寧波海曙區,在全省率先實現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100%就讀公辦學校的目標。 問政二 :職業教育的“冠軍”,能和名校生媲美嗎 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一些地方領導對考入名校的學生發獎金、請吃飯,但是全國技能大賽的優秀選手卻無人問津,這充分說明觀念還沒有根本轉變。目前的職業教育狀況不容樂觀,存在學生生源逐年下降、師資隊伍力量薄弱、資金短缺、課程建設脫離實際等問題。如何看待國有大型企業自辦職業教育? 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今后要實行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的制度,開展高職注冊入學試點,引導國有大型企業興辦教育,國務院部門已經出臺了企業支付學生實習報酬有關所得稅政策優惠的文件,教育部會同財政部、保監會等部門,也在職業學校推行學生實習責任保險,以有效化解企業和學校安排學生實習的風險,鼓勵企業以多種方式參與興辦職業教育。 浙江做法:我省十一五期間,對中等職業教育投入了120億,用于150多所職高的新建、改建和擴建,其中新建職高20多所,同時,還建立了一大批國家級、省級實訓基地和示范專業。 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鮑學軍:“今后,我們將更重視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銜接,目前有20%的職高生能升入高一級的學校,即高職院校,接下來的十二五規劃中,我們將這一升學比例的目標定為30%。為此,除了單考單招、‘3+2’等升學模式,從明年起,浙江還將試點職業教育5年一貫制,對部分職校學生,進行連貫培養在完成3年中等職業教育之后,不再進行篩選,而是統一升入高等職業學校學習。” 問政三 :對民辦學校畢業生,社會上有歧視嗎 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現在中國,每四所普通高校中就有一所民辦高校,每五個在校大學生中,就有一個就讀于民辦高校。但是對民辦高校的歧視現象依然存在,清理糾正歧視政策的工作沒有到位。 浙江做法:浙江的民辦高校不多,本科院校僅兩所。 據浙江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顧瑋了解,并不存在所謂的歧視。但是浙江的民辦基礎教育,在經歷過十幾年前的繁榮之后,目前確實遇到了發展瓶頸。為此,溫州市近日出臺了《關于實施國家民辦教育綜合改革試點 加快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啟動民辦教育綜合改革,引起各方關注,并獲得了教育部領導的點名表揚。 浙江被視為全國民辦教育的風向標,溫州率先在民辦教育改革中推出創新思路,就是按照公、民辦教育同屬于國家公益性事業的法律要求,在同等待遇的基礎上,清理各種歧視性政策,破解民辦教育在師資、產權、稅費等政策方面的障礙,全面進行制度重建。 其突破性改革舉措,包括教師待遇參照公辦,學校身份自主選擇,辦學體制不再將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學校體制“一鍋煮”,而是明確區分兩者性質,分類管理,分類運作。 對非營利性全日制民辦學校,按事業法人登記、管理;對營利性的全日制民辦學校,按企業法人登記、管理。這改變了過去民辦學校待遇不公,既享受不到公辦學校享有的土地、稅費等優惠政策,又要按照企業標準去繳納相應稅費的弊端。(錢江晚報 沈蒙和 本報通訊員 周洪波)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