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BC播放了紀錄片《見識英國的中國虎媽》,讓英國觀眾看到了身邊的部分中國人如何高壓式育兒。片中有的家長讓10歲的兒子和6歲的女兒每天放學后練琴、做功課,加起來有四五個小時,卻鮮有反抗;還有家長給6歲的兒子制訂了一張以15分鐘為單位的日程表,密密麻麻,一周七天都沒有停歇。 這部片子引發(fā)了英國華人“中國式的嚴厲”與“西方式的寬松”的討論。 《全球華語廣播網》英國觀察員侯穎介紹說,究其原因,不少華人父母認為在孩子太小還不懂得怎么做是對的時候,幫助他們選擇并鼓勵他們完成預訂的目標,幫助他們獲得自信心、成就感都是父母應該做的。有兩位媽媽認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必須要努力,華人在海外謀生并不容易,必須讓孩子通過從小打好基礎,擁有一門適當?shù)募寄軐聿拍芰⒆恪_€有一位華人父親也表示,如此看中孩子教育的根源就在于社會保障缺乏而造成的安全感缺失。長期以來,華人的生存環(huán)境比較艱苦,資源也有限,要生存就只能吃得苦中苦。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華人家長都秉承了嚴格的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不少在英國的華人父母還是逐漸在接受西方寬松的教育方法。事實上,近年從大陸來英國的留學 (微博) 生有不少人已經在英國定居生子,他們大都也是“80后”的一代,從小物質條件比較好,他們的父母也對他們進行了素質教育,現(xiàn)在這代人也已經為人父母,他們的教育觀大部分也是中西合璧,并非都是虎媽。 華人非常注重教育,相對而言西方家長給孩子許多自由,但有些華人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們還沒有準備好,于是就難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施加了很多強硬的約束。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英華人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據(jù)統(tǒng)計,多年來在英國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考試中,英國的華裔學生是成績最佳的群體。 (芐基) (中國婦女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fā)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