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外國人在海南又會怎樣度過這個節日呢?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一群居住在海南的外國友人,發現每個外國朋友在春節期間,都能找到自己獨有的樂趣。 外國留學 (微博) 生參加新年聚餐 春節聯歡晚會是活教材 今年春節,來自菲律賓的溫弗兒、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卡琳娜、來自蒙古的阿瑪拉、來自西班牙的盧卡斯等十多個留學生在一起拼團過年。 據了解,除夕夜晚,這群外國學生除了在一起盡情吃大餐、放煙花外,還戀上了中國的春節聯歡晚會。溫弗兒告訴記者,早就聽說中國人在除夕夜有看春晚的習慣,她也好奇很久了。“那些舞蹈節目實在太精彩了,就是小品沒看懂。”沒看懂小品是大多數留學生的遺憾。為了彌補這個缺憾,他們特意臨時將中國學生拉入團隊,讓中國學生當講解員。記者還了解到,溫弗兒已經受母親的囑托,下次帶中國旗袍回菲律賓給母親做生日禮物。 “我從春晚學到了很多中國傳統習俗。”阿瑪拉說在春晚中,主持人時不時會提到貼春聯、猜燈謎等傳統習俗,讓她大開眼界。對于留學生來說,春晚就是傳統中國文化的最好詮釋,也是他們學習中華文化的活教材。 第一次以外婆的身份過年 來自澳大利亞的蘇是海經院的一名外教,在海南生活多年,她早已習慣過中國年,可是今年的春節對她來說不同尋常,因為她的寶貝孫子在9周前出生了,這是她第一次以外婆的身份過年。 回想起除夕當晚的忙碌,蘇意猶未盡,她告訴記者,雖然一直沒閑著,可是看著可愛的孫子,她一點都沒覺得累。“我們把家里認真裝飾了一番,彩燈掛滿了房間,家具也擦得一塵不染。”蘇說她知道除舊迎新是中國人的習俗,多年來她也入鄉隨俗。 今年的春節,蘇不是一人度過,除了有女兒的陪伴,讓她格外忙碌的是九周大的孫子斯達力。蘇告訴記者:“除夕那晚我們全家人吃了頓大餐,還在家開派對。” 除了難忘的除夕夜,蘇還去了趟三亞旅游,主要是想曬曬太陽。 外教去學生家吃大餐 大衛也來自澳大利亞,在海南多年的他教過無數個學生,也幫助這批學子順利通過各種出國考試,去國外深造。 大衛告訴記者,他之前教過一個海南學生,那個學生在去年成功被紐約一所大學錄取,如今那位學生的弟弟也打算出國,并再次找到了大衛。也正是因為長期的教學,大衛與學生的家人也成了好朋友。今年春節大衛還被邀請去家里做客,跟一個熱情的海南家庭一起過年。 “我本來想幫他們做飯,可是他們把我當貴賓對待,完全不讓我插手。”大衛說最后滿桌子的菜肴都出自女主人之手,而自己則在一旁與小孩聊天。“做的全是海南的傳統菜,比如文昌雞等。” 大衛告訴記者,往年過年都是跟朋友一起喝酒娛樂,今年的除夕夜也不例外。可是沒想到的是大年初一居然被邀請去別人家里蹭了一頓大餐。 除此以外,大衛是個閑不住的人,他還與朋友一起去海南的鄉下玩樂一圈,品嘗了不少海南當地的農家菜。記者王君攝影報道 (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