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交換機技術主要是為集中的呼叫控制功能而設計的,下一代網還將依賴于其它一系列已有的IP技術和其它應用技術來支持語音、數據、視頻等多種業務。 在H.323和SIP體系下,軟交換機技術的作用正在逐步的顯現出來,以實現三種技術融合的網絡架構。顯而易見的是,真正意義的下一代網既需要智能端點業務的創新繁榮,又需要其系統可規模經營管理。下一代網的網絡架構體系討論的難點正在于如何綜合平衡考慮多種技術。 筆者以為,就目前的技術成熟和發展來看,基于ITU-H.323協議、IETF-SIP協議和MGCP/H.248協議的軟交換機都是IP電話和下一代網的實現手段。這三種技術各有區別和特長,需要相輔相成,只有采用融合三種技術的網絡架構體系和實現手段,才為上策。 下一代網中最普及和最基本的IP電話業務的接入及匯聚節點主要依賴MGCP/H248協議為特征的軟交換機技術。下一代網中的多媒體和端到端的融合業務可能主要依賴于ITU-H.323協議和IETF-SIP協議技術。 下一代網絡架構體系更是得由H.323和SIP網絡體系來決定。事實上,正如許多學者早已指出的那樣,軟交換機技術也可以看成在H.323和SIP體系下,智能網關分解的結果。這樣,三種技術融合的網絡架構體系或許就更加清楚了。 大規模地實施具備下一代網體系架構特征的IP電話網并使之具備擴展性、可靠性和可運營性是邁向下一代網演進的重要一環。不僅下一代網需要包括軟交換機技術、H.323技術和SIP技術等三種技術相融合的IP電話網絡體系架構的商業實踐。 許多與下一代網的運營管理相關的其它問題也都需要通過IP電話網絡的運營實施來驗證。所以國內電信運營商按照商業和市場的需求首先建設分布結構的IP電話網絡,積極開展IP電話業務以驗證下一代網的可運營性和可管理性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實踐證明,國內電信運營商在過去的幾年中有關IP電話各種技術的探索和運營所作的努力與貢獻是邁向下一代網目標演進過程中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 “軟交換是下一代網的核心”的提法有待推敲和商榷目前下一代網討論中還有一個流行提法是“軟交換是下一代網的核心”。筆者以為這個提法值得推敲和商榷。綜上所述,軟交換機技術是下一代網中的非常重要而關鍵的語音業務匯聚節點技術之一。毫無疑問,我們應該給予特別重視和關注。但軟交換機的技術特征本身并不提供唯一的、直接的核心網絡技術。 另外,在概念上,“軟交換是下一代網的核心”這個提法將帶來一些基本命題上的混淆和邏輯上的困惑。下一代網的核心技術應該從根本上包括支持語音、數據、視頻業務等各種網絡技術體制。 軟交換機本身只是局部的設備系統而并不具有全面網絡體制架構的特征。盡管軟交換機技術支持智能端點、視頻端點和多媒體端點的接入,但并不意味著所有的語音、數據、視頻業務都得集中在軟交換機上完成實現。 理論上講,即使存在著這種設備的可能性也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因為這種系統不具備任何優勢反而存在著一系列整體架構上的缺陷。軟交換機技術并不直接提供IP數據業務,軟交換機技術可以支持視頻端點呼叫業務。 但一般并不能把它看成專注視頻會議業務控制的核心設備,軟交換機技術主要是為集中的呼叫控制功能而設計的。下一代網還將依賴于其它一系列已有的IP技術和其它應用技術來支持語音、數據、視頻等多種業務。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