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2月11日訊(記者袁濤 郭蓓 王瑤)“寶寶快上幼兒園了,上學問題已列為家庭重大計劃之一。可上幼兒園不僅貴,還難進。九年義務教育減輕了很多家庭的負擔,政府能否再關注一下幼兒入托的事呢?” 2月10日,中國江蘇網網友“天河明月”在兩會“微言網語”欄目中表達心聲。在今年的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中,學前教育的發展問題也成為政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由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園來化解幼兒入學難、入學貴在委員們之間引起共鳴。 公辦普惠性幼兒園要占多數 省政協委員楊明榮認為,江蘇的學前教育的改革發展總體上是健康的,但是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通過調研,他發現省內幼兒園的年收費標準一般在5000-15000不等,有的優質幼兒園的“進門費”就達到了10000-15000元。 “資源的供給不足,尤其是優質幼兒園的嚴重不足是造成入園難、入園貴的主要原因。以揚州市為例,市區的適齡幼兒在3.5萬,而能夠提供招生的資源是2.8萬,缺口達7000左右。”楊明榮說。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主要就是讓人民群眾的子女能夠有學上、上的起學、上好學。”楊明榮建議,由政府主導投入絕大多數的普惠性幼兒園,以人民群眾的需求為標準,盡快有效地化解入園難、入園貴。“政府的主導也應體現在對社會力量興辦的普惠性幼兒園的扶持上。”楊明榮建議采用多種形式的扶持,比如購買服務、對幼兒園教職員工的收入給予一定的補貼、減免相應的建設規費等等。 科學的規劃和管理也是重要一環。在楊明榮看來,入園曾經不難也不貴,由于一些鄉村的撤并、老城區的改造,一批學校包括幼兒園以調整優化布局的名義撤并致使就近入學變的很難。另外,隨著教育的產業化、市場化,幼兒園成了市場化最大的受害者,成為基礎教育最薄弱的一環。對此,他建議把適齡幼兒能否就近入園作為衡量幼兒園是否是科學規劃布局的標準,同時對幼兒園的收費標準要有剛性管理的規定。 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 “學前教育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礎,建議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民盟江蘇省委的集體提案提出,學前教育應具有公益性和普惠性。 委員們建議,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辦園方針,建立公辦為主、民辦為輔的學前教育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所有學前教育機構,不論所有制、投資主體、隸屬關系,均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規劃、統一準入、統一監管。各級政府應按照人口配比幼兒園數的要求,做好本轄區內幼兒園規劃。 此外,對于民辦幼兒園的教師,委員們建議建立要有保障其身份和待遇兌現的相關政策和人事制度,建立學前教育督導和評估制度,把幼兒教育事業發展、政府投人與經費籌措、落實幼兒教師待遇、幼兒教育質量等列入考核評估體系。 (中國江蘇網)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