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安2月17日電 (記者許祖華)記者從陜西省教育廳了解到,陜西省將建立和完善民辦高校退出機制,通過成立民辦教育評估機構、建立民辦高校退出預警及干預機制、制定相關法律和實施細則,為民辦高校的退出建立良好制度環境。 在陜西省政府新近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支持和規范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意見》中規定,嚴格規范民辦高等教育助學機構的設置審批,規范名稱、宣傳、招生、收退費,規范聯合辦學、出租校區辦學。連續兩年年檢不合格的學校,責令停止招生,經限期整改仍達不到辦學要求的,吊銷辦學許可證。 意見規定,學校終止辦學,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資產清算,清算和安置方案報審批機關確認后實施。捐資舉辦的學校終止辦學,剩余資產用于公益性教育事業;出資舉辦不要求取得合理回報的學校終止辦學,按投入額度取得補償后,其余剩余資產用于公益性教育事業;出資舉辦要求取得合理回報的學校終止辦學,剩余資產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理。舉辦者、出資者變更,原始出資額須按原值計算。營利性學校的剩余資產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處理。 陜西省還將建立辦學風險防范機制。各民辦高校、高等教育助學機構每年按學費收入的1%提取風險保證金,統一存入省教育廳指定的銀行賬戶。風險保證金歸學校所有,主要用于學校出現辦學風險時,退還向學生收取的學費、住宿費及支付其他應急費用。 (許祖華)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