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廈門2月18日電 (記者孟昭麗)2012年春季新學期的廈門市松柏小學開學典禮格外受孩子們的歡迎。這場由年齡均在十幾歲的小學生們自己策劃、自己主持并共同參與的開學典禮,讓孩子們深深感受到校園就像自己的家。 “開學前幾天老師找到我,讓我來主持這次開學典禮,心里挺激動的。我就提前準備了一些主持詞,老師也幫我進行了一些修改,在昨天晚上進行了排練,今天還挺順利的。”2月10日上午,松柏小學四年級學生陳筱菁在主持完開學典禮后告訴記者,在學校里同學們都有許多機會參與學校的活動,像學校的升旗儀式等活動都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一起商量著完成的。 在松柏小學,陳筱菁還參加了南音社團,每周一次的南音學習,讓她了解了這門古老的藝術。學校創新開展“快樂星期四”活動,目前已經成立了“健美操”、“舞蹈”、“美術”等43個社團,每周四定期開設兩節課,向全體學生開放。“我從小就學習美聲,參加的是‘合唱’的社團。”六年級學生洪禮嘉告訴記者,“社團活動讓大家都可以找到一個自己的興趣,快樂成長。” “我們學校的德育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要讓老師們用心去開展好每一個活動,活動不需要太大,但一定要講究實效,讓孩子們從中真正學到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雖然是一個個小活動,但積累下來,孩子們也就受益了。”松柏小學校長劉玉斌說,學校先后開展過“我行我孝、學生自制‘行孝卡’”、“畢業生栽種‘畢業樹’”等一個個孩子們自主創意、自發承辦的活動。 在廈門,不僅各個學校在校內組織了許多別具特色的小活動,在廈門市文明辦、教育局等部門的組織下,學生們廣泛參與了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主題的各式各樣的教育實踐活動。每年廈門全市90%以上中小學生參加清潔家園行動、關愛空巢老人、文明交通宣傳等形式多樣的學雷鋒活動,紛紛爭當“社區小義工”、“文明小使者”。中小學生還經常自發開展義賣募捐活動,資助災區及困難家庭學生,使熱心公益、服務社會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風。 在廈門烈士陵園舉辦的“啟航明天,爭當四好少年”主題隊會活動每周六舉行,這種用優良革命傳統熏陶未成年人的方式,如今已累計有數十萬師生和家長參加。 廈門市與臺灣文化同根同脈,有10多萬臺胞常住廈門,每年經廈門往返兩岸的臺胞近150萬人次。為此,廈門發揮地域特色,每年舉辦閩南童謠傳唱比賽、兩岸青少年國學論壇等,吸引兩岸少年兒童參與,有效促進兩岸未成年人對中華優秀道德文化的認知與傳承。 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說,“廈門大力開展符合未成年人特點和成長規律的道德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潛移默化、身體力行,培育養成未成年人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素質。” (孟昭麗)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