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3日,來自全球最大的私人教育培訓機構EF英孚教育的3名外教老師及8名資深帶隊老師,帶領著來自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學生開啟了為期4天的“2012英孚英語(論壇)冬季營?歌詩達郵輪臺灣行”活動。63位同學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從香港搭乘歌詩達郵輪“經典號”到訪了臺灣的基隆和臺中兩大港口,行程中游覽了臺北的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故宮博物院,臺北101大樓、日月潭等臺灣的著名人文及自然景觀。 (圖一:外教老師在郵輪這樣的移動平臺教學。本報記者 劉龍攝) 乘郵輪游臺灣活動,是EF教育第一次把寒暑假的短期課程開設到了大陸以外,并第一次嘗試了郵輪這樣的移動教學平臺,是教育模式的一次探索和創新。在郵輪上,同學們不僅完成了既定的學習目標,同時還正裝出席了船長歡迎雞尾酒會及各種晚宴,并一一采訪了在游輪上工作的來自世界各地的服務人員。大家通過親身體驗學習和了解了西方社交禮儀以及郵輪生活的方方面面。
(圖二:在臺北的國父紀念館外學生為外教老師講解中國的龍燈。本報記者 劉龍攝) 老師們將整體課程方面分成了“郵輪上的教學”和“游覽中的任務”兩大部分,并為此精心準備了超過30種、上千份教學用具,包括:教案、任務手冊、學習卡片、紙模等等。在郵輪上,同學們跟隨老師探索了各種場所和設施,學習船體、空間、方向等相關的專業詞匯來鍛煉認知能力;了解船員們種類繁多的工作種類,學習了與國家、工作和衣服有關的詞匯,并且用英文分組采訪了許多外籍船員(主要來自歐洲及東南亞);同學們還一起動手搭建了船模并為之上色和繪圖。在游覽博物館、領略自然風光的時候,同學們在名為“探索之書”的任務手冊上回答預設的問題,用形容詞來描寫物品或者景色,用筆或者相機記錄美景,互問互答彼此的喜好,全方位鍛煉詞匯、語法和實際使用能力。 (圖三:在臺中港口學生一下船就受到當地人的歡迎一起跳著舞上岸。記者 劉龍攝) 為了保證在郵輪上的安全,老師將全體同學們按照地區分成了三個大組,每天穿著醒目的英孚藍色衛衣并佩戴專門的吊牌和徽章以供清楚識別,船上不少中外乘客都對這支浩浩蕩蕩的“童子軍”表示了極大的好奇。老師們每日三次點名和巡船,包括清晨的叫早電話、晚上9-10點的查房以及12點之后的全船巡視,確保孩子們的安全萬無一失。無論在船上還是在上岸游歷的過程中,每一組的帶隊老師都隨時確保能夠了解孩子們的動向,避免任何可能帶來危險的行為。
在行程結束的最后一天,同學們用中英文完成了作文來參加針對本次冬令營的作文競賽,有同學寫滿了兩大篇的英文、有同學寫了三份不同的題材、有同學用詩歌表達對臺灣的喜愛…… 本次課程通過帶領孩子們游覽臺灣的人文風景名勝,領略當地文化和風土人情,積極促進中國大陸青少年兒童對寶島臺灣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開闊眼界。讓孩子們親身體驗郵輪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習和船體、空間、方向等有關的專業詞匯,鍛煉認知能力。在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和課程安排中配以完成各項英語任務,提升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尤其是鍛煉英語口語溝通能力,培養和激發持續的英語學習興趣。同時采用學科英語的概念,讓孩子們在提升英語的同時,豐富歷史、地理、物理等方面的知識,拓寬知識面。本次游學活動獨立在外五天,大大豐富了孩子們的視野,鍛煉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創造能力,動手能力,以及探索精神,提升孩子們未來社會競爭力。 EF英孚1993進入中國,是首家獲得批準在中國境內運作的外資英語培訓機構。舉辦的冬令營 乘郵輪游臺灣活動,是第一次把寒暑假的短期課程開設到了大陸以外,并第一次嘗試了郵輪這樣的移動教學平臺,是教育模式的一次探索和創新。記者劉龍 (人民網-教育頻道 劉龍)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