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親和、睿智的。舉止言談,自信而不張揚。 陸亞萍,一個頗具傳奇經歷的女企業家。30年前,陸亞萍憑著一把尺子、一把剪刀、一臺縫紉機走上了坎坷而又充滿希望的創業之路。如今,她已打造出集布藝、家紡、零售百貨三大產業為一體的亞萍企業巨艦,并贏得了“中國花布大王”、“被子大王”的美譽。 談起受聘成為“全國女大學生創業導師”的初衷,陸亞萍說,我是吃過苦的,我不想讓現在的女孩子走彎路,所以我要盡我所能地幫她們、愛她們。 在陸亞萍的企業里,不論學歷高低,都要從一線站柜臺做營業員開始。但只要有空陸亞萍必定會在現場傳授銷售經驗,有時甚至還會親自站柜臺,現身說法。她常常對新來的大學生說,機遇不是靠撞出來的,而是靠干出來的。靠比別人吃更多的苦、承擔更多的風險,在機遇到來之前就充分準備出來的。 “2001年我從南京師范學院聲樂專業畢業,專業的局限性,讓很多單位把我拒之門外。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來到亞萍集團,并得到陸亞萍董事長的親自面試。董事長的一句話讓我很感動。她說,來亞萍集團,專業不對口不要緊,沒有經驗也不要緊,機會人人都有,就看你是否愿意好好學,只要用心學,我都會好好培養。”在亞萍集團工作近7年,已經成長為集團高層管理人員的費培華對當時面試的場景仍記憶猶新。 寒假在亞萍國際購物廣場實習的徐州師范大學生劉雯雯是一名想自己創業的女孩。她對記者說,董事長并沒有因為我不會長期在集團工作而忽略我,而是更加悉心的教我。在工作中,她更像是老師,會教我如何去工作,如何與客戶交流,如何在市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一個心里有著別人,心里裝著社會,心里想著國家的人,才能確立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作為企業家更要懂得感恩,懂得回報社會。”這是陸亞萍常說的,也是她踏踏實實在做的。近年來,陸亞萍先后應邀到南京師范大學、江蘇商學院等院校講課,聽課師生達4000多人。亞萍集團先后吸納了1085名優秀大學畢業生,其中358名已經走上企業中高層管理崗位。 她是質樸、真實的。沒有深奧的理論,只有對事業、對生活的樸素理解。 從一名普通的農村下崗婦女,到一名成功的女企業家,到創辦吳江市巾幗農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幫助更多人共同創業,錢阿玲也在實現著自己最初也是最大的愿望。 “創業難,農村女性創業更難,難就難在找不到資金。如果能夠幫助她們,就像是在幫助過去的自己。”于是,錢阿玲和丈夫商量,決定辦一家農村小額貸款公司,幫幫那些有志創業的姐妹們。在江蘇省婦聯的推薦、江蘇省金融辦的全面幫助輔導和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省婦聯命名的“吳江市巾幗農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1月16日通過了工商注冊,實收資本3億元。從此,錢阿玲開始了她的草根金融事業。 巾幗公司貸款門檻低、利率低、手續簡、速度快。而給予女性創業的貸款,利率更低。錢阿玲一直覺得,只有把貸款利率降低一些,才是真的“幫到”人家。由于具有濃厚的“巾幗”特色,公司順理成章地成為各級婦聯推動“巾幗創業就業”、“女大學生創業導師行動”的聯系點和窗口,公司還與吳江市婦聯聯合推出了“巾幗創業專項貸款”,公司拿出1000萬元專項資金,以更加優惠的利率,來幫助有志創業的女性。經過連續幾年的努力,成就了一批女大學生的創業夢想。 “這個阿玲太感情用事,膽子太大了。”不熟悉的人常常這樣評價錢阿玲。因為在巾幗公司,放款的唯一標準,就是看對方人品。后來的事實證明錢阿玲的“看人放貸”是對的,目前,巾幗公司發放的女大學生創業貸款累計已超過了2000萬元,支持的女大學生創業者超過了20人。累計發放巾幗創業貸款超過10億元,累計發放三農貸款超過了27億元。而在所有貸款人里,沒有一個人是拖欠貸款不歸還的。 “生意要做好,做人更重要。”這位只有小學四年級文化的農家女,用她的“大智慧”演繹著自己的精彩人生。 她是執著、優雅的。一雙巧手裝點玫瑰人生。 對于沈紅英來說,對于玫瑰的癡迷,絕不是小女孩一時的興趣。1992年,在除了母親、沒有其他人支持的情況下,沈紅英在家鄉南麻開出了第一家花店,并取了個漂亮的店名玫瑰園。從此開始了她與花為伴的事業。 在她的花圃里,處處可以看見在這里學習花卉養殖、插花技術的女大學生。沈紅英告訴記者,“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要把我的知識和經驗都教給來我這里學習的女大學生、女農民和下崗女工們,讓愛花的姐妹們都走上創業致富之路。 王惠惠,就是這群有著創業夢想的女大學生中的一員。她2002年畢業于安徽機電學院,在經歷了打工、失業的多番波折后,在2009年2月通過吳江市婦聯的“SYB”(“創辦你的企業”)導師行動加入玫瑰園,成為玫瑰園的人事助理。 在為期8個月的學習實踐中,王惠惠耳濡目染,深受沈紅英的影響和玫瑰園企業文化的熏陶。同年10月,在沈紅英的幫助和鼓勵下,王惠惠租賃了玫瑰園花卉市場的攤位,開始了自己創業的第一步-銷售盆栽花卉。從進貨渠道到銷售技巧到養護知識,沈紅英無一不傾囊相授,讓王惠惠得以順利起步。2011年,王惠惠的銷售額達到40多萬元,在同規模同行業中業績喜人。 2009年,蘇州信息技術學院在玫瑰園掛牌成立女大學生實習基地,成為創業導師后的沈紅英更是全心投入,她每月召開座談會,為女大學生講述自身創業經歷和經驗,鼓舞她們積極就業創業的信心;她創新開展“1+1”女大學生“同伴教育”,建立起員工和實習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女大學生在“一幫一”的帶動下,承包責任區,開展業績競賽。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如今,玫瑰園已成為了許多女大學生們的第二課堂。沈紅英始終堅持言傳身教,教導大學生就業要從“做自己喜歡的事”開始,做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在她的指導下,有10多位不同學歷的女孩子及更多的婦女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 (李菲)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