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揚州3月3日電 (記者 崔佳明 徐華)“所學為所用,既要專業成才也要素養成人。”3日,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張新科教授就高職院校如何培養人才,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講述他們的辦學育人理念。 張新科教授,一位頗有名氣的留德博士,一位有著個性魅力的教育者,也是一位有著先進辦學理念的管理者,先后在南京理工大學、同濟大學、德國漢堡國防大學學習工作,他是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優秀杰出人才、是南京理工大學碩士生導師。他擔任院長五年來,致力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理論和實踐探索,用中德文先后發表教育學學術專著五本,專業論文六十余篇,被師生們譽為“學者型、研究型、專家型”院長。 高職院校如何培養人才?張新科教授從他們的辦學模式、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培養方式等方面,暢談了該院在實踐中形成的系統且操作性強的“雙導向四融入一驅動”人才培養模式。用張新科的話說,作為一所省級示范性高職院,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將國家對高職人才培養的要求具體化了、特色化了、創新化了。 區園企校共發展’和‘工作過程系統化’是我們在辦學模式、教學模式上提出的雙導向”。張新科坦言,“我們注重學生在校學習與畢業后就業崗位上能力的對接,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今后能很快適應崗位,符合企業的要求”。 與此導向對應的是教學內容的改革。張新科說,“我們提出四個融入,在人才培養內容與過程中把職業標準融入教學標準,把崗位任務融入學習領域,把企業智力融入教學過程,把企業文化融入專業文化。” 談及“專業文化”這個概念,張新科特別稱,他們學校在全國高職院校中首次系統地進行了探索,搭建了融宗旨、核心、價值體系和實現路徑“四元一體”的專業文化構架。專業文化的架構和內涵,很少有高校提及,尤其是在高職院校。張新科說,高職院校專業文化是學院與企業、專業與職業、學習與工作聯系的紐帶,是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交流、滲透和融通的結果,專業文化既是校園文化的組成主體,也是校園文化的實體性支撐,將企業文化融入專業文化,真正實現“校企合作”在理念、在靈魂、在思路上的零距離無縫對接。 “以生為本,注重個性發展,這是我們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張新科指出,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他們提出以校企雙方全程參與的1+1+1的專業導師制為驅動。 “高職院校不但要培養技能人、職業人,還要培養社會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職業院校畢業的學生也是知識經濟社會重要的一員。”張新科表示,引入專業導師制,專業導師不光是對學生的專業課、學生的技能進行培養提高,還對學生的專業思想、專業素質、學習方法、大學生活以及今后的就業進行指導,同時,還要指導學生的人生職業生涯規劃。實際上是推動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既成才也成人。張新科如是說。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