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我院“藍墨水精英論壇”走進南京,與當地近兩百名白領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經濟轉型時期對于人才的要求。MBA校友、北京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財富管理部執行董事劉志堅先生,IMBA校友、贊奇科技有限公司CEO林淑麗女士,我院校友、瑞士信貸(香港)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亞太區金融機構聯席主席袁崢怡先生,在主持人EMBA校友、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編輯袁亦女士的引導下,分享了各自對于“中國轉型經濟需要怎樣的商業人才:企業家抑或職業經理”的看法。 我院“藍墨水精英論壇”在南京成功舉行 精辟剖析 分享人才管理智慧 劉志堅校友首先在發言中指出, 職業經理人和企業家需要的素質是基本一樣的,只是承擔風險的心態和能力不一樣。對于職業經理人而言,要想在企業中完成各項工作,就需要把握各方面的“平衡”。劉志堅校友指出,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不僅需要注重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的平衡;還需要處理好團隊合作與個人英雄主義的平衡,引導其他員工發揮特長;同時,需要注重一元化領導與多元化團隊之間的平衡, 充分傾聽和尊重每個人的意見;此外,也需要在堅持與妥協、自信與謙卑中努力尋找平衡;最后,要兼顧好知識的消費與儲蓄的平衡,使自己學有所長、學以致用。 林淑麗校友則從自己創業的經歷出發,闡述了她對于人才的看法。她有感于自己在MBA學習中獲得的眾多創業理念、管理精神對于工作的幫助,因此她表示,不論是企業家還是職業經理人,都需要具備強大的學習能力。其次,林淑麗認為合理的利益分配對于員工而言是有效的激勵制度,并且能夠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同時,她認為作為管理者,要有通過績效考核和培訓引導培養出優秀人才的能力,她特別強調,管理者要重視人才的選用預留,不能將這一重任完全寄托于HR身上。 劉志堅校友、林淑麗校友、袁崢怡校友 先后發表演講 袁崢怡校友在發言中表示,市場中除了“企業家”和“職場經理人”以外,還有另一種職業群體是“專業人士”。但是不論是那一種身份,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功都需要有不斷學習的精神,能夠不斷適應新的環境;需要有理想,樹立起由內而外的動力;還需要有商業實踐精神,將工作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同時要擁有卓越的領導能力,建立一個具有凝聚力的團隊;最后通過品牌效應助力自己的職業發展。 深入暢談 點明未來發展前景 在闡述了各自的觀點之后,三位嘉賓在主持人袁亦校友的引導下,就“中國經濟轉型需要怎樣的商業人才”進行了交流與探討。三位嘉賓認為,中國現階段需要的商業人才是能夠將職業經理人與企業家二者結合在一起的角色,既有職業經理人的知識架構,又有企業家的全局意識。林淑麗校友表示,理想的職業經理人,首先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人;其次,要有優秀的學習能力和可以繼續提升的人生格局。在劉志堅看來,沒有最理想的職業經理人,只有最合適的職業經理人,“因為不同階段的企業,甚至不同歷史、不同高度的企業,需要的職業經理人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對于職業經理人而言,需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和豐富的工作經驗,能夠團結員工協力完成各種問題是關鍵。袁崢怡則認為,職業經理人偏于理性,而創業的企業家往往更偏感性,兩者間沒有明確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換的。但不論擔任哪一種角色,要想取得成功都需要有很高的適應能力。 林淑麗校友(左一)、袁崢怡校友(左二)、劉志堅校友(右二) 在主持人袁亦校友的引導下,分享了各自對于“中國轉型經濟需要怎樣的商業人才:企業家抑或職業經理”的看法 在被問及如何面對選擇的時候,三位嘉賓表示:首先要對自己有明確的規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何實現這些愿望;其次,可以通過咨詢、學習獲取一些職業發展的建議;第三,將眼光放長遠一些,思考目前所做的選擇是否讓自己在未來更有價值;第四,嘗試更多的挑戰,讓自己有更強的適應能力;最后,總結自己過往的每段經歷,從中得到領悟和體會。 會議最后,我院MBA項目副主任、IMBA項目主任孫龍介紹了復旦MBA項目的相關情況。孫龍主任表示,復旦MBA不僅培養具有商業精神的企業家,也培養具有全面知識體系的企業家;不僅培養有知識的企業家,也培養卓越的未來商業領袖的一個明確的方向。在這一過程中,復旦MBA項目尊重多樣性,崇尚團隊精神,這些都是復旦的文化傳承。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