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發帖稱,發現生僻字“丨”、“丶”“灬”并未收錄在日常字典中,這些字是否有收錄價值,引發網友討論。 網友 怪字未收入現代字典 前日,一微博網友發帖稱:我才發現原來“丨”是一個字啊!念“滾”啊。 網帖引發眾多網友好奇,并跟進搜索出“丶”“灬”等字并標注讀音以及釋義。 網友稱,這些看似偏旁部首的“怪字”,竟然也是漢字。 很多網友認為,既然這些都是漢字,為何在《現代漢語規范辭典》、《新華字典》這樣的常用字典中查詢不到,但在電腦的語言輸入工具中,卻可以查詢到。 字典收藏愛好者付先生,查詢了所收藏的30多個版本字典,在明代所編纂的《正字通》,臺灣出版的東方《國語辭典》中,均查到了這些生僻漢字,讀音、釋義。 專家 “怪字”為“衍生品”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研究員厲兵介紹,“丨”、“丶”“灬”是在文字演變過程中衍生的,在《漢語大字典》中都有收錄,就說明他們是漢字,只是在古代典籍中沒有使用例子,屬于是極生僻字,或極罕用字,甚至是沒有使用過的死亡字。 厲兵介紹,各個字典的功能不同,所以在《現代漢語規范辭典》、《新華字典》等字典里,收錄的是現代人文字交際中常用的漢字,多是現行規范字。這些字典收錄一個漢字,要看它在現代漢語傳播中,是否能用得上,以及是否常用。但是,這些字典沒有收錄的“怪字”,不代表“怪字”就不是漢字,只能說明這些“怪字”在現代漢語傳播中不常用,或者用不上,但并不代表沒有收錄價值。 厲兵介紹,《漢語大字典》、《正字通》等字典,收錄的漢字更全面,盡量把在古代典籍中出現的漢字都收錄其中,包括了一些現行規范字、異體字、罕用字、甚至音義不詳的死亡字。 “丨”:gn 基本字義:上下貫通。 “丶”:zh 基本字義:人讀書時斷句的符號,古同“主”。 “灬”:hu 基本字義:古同“火”;bio:基本字義:烈火。(記者范春旭 石明磊) (新京報 范春旭 石明磊)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