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特步(中國)有限公司(下稱“特步”)總裁丁水波邁入不惑之年的第二個年頭,也是他視為自己孩子般的品牌——特步的第十個生日。對丁水波而言,最好的禮物也許并不是他個人獲得的種種榮譽,而是在整體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特步還能以凈利潤18.77%的同比增幅位列本土五大運動品牌之首。 不可否認,特步這批崛起的本土體育品牌,幸運地趕上了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但高潮過后,在內外夾擊的市場格局下,下一個十年能否保持甚至超越,是對丁水波的最大考驗。 始于草根 因為熱愛,所以珍惜;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在公司里,員工們都親切地稱丁水波為“波哥”。“隨和”“沒有架子”“精力旺盛”,是員工對他最多的評價。 丁水波是典型的創業一代,17歲就開始打拼,從1500元的起步資金開始,最初的生產模式就是在河邊搭起一個小棚子,每天生產十幾雙拖鞋,慢慢發展到為國外企業做貼牌,再到創立自己的企業和品牌,一步一步走來,特步現在的累計銷售額(含稅)已超過238億元。 “睡不著的泉州人,做夢都想當老板。”是丁水波對自己的評價,他對源自福建的本土歌曲《愛拼才會贏》情有獨鐘。幾位員工都打趣地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丁總最愛這首歌,到哪里都會唱。” 鞋服企業向來渠道為王。丁水波將代理商置于極其重要的位置。一位熟悉丁水波的總代理商對記者說,丁總對代理商的重視程度非同一般,曾把各地的總代理商送到清華接受EMBA培訓。當然,丁水波對代理商的回饋也相當大方。借著此次公司十周年慶典,丁水波豪擲1000多萬元購置20輛寶馬車獎勵給優秀的代理商。 2003年的“非典”時期是特步最為艱難的時期,“那幾個月,沒人上街,沒人逛商場,生意幾乎為零,就是在那么困難的時期,代理商們也緊緊圍繞在我們身邊。”穩固的代理商和經銷商團隊正是丁水波引以為豪的地方。 曾不被認可 現在回想起來,丁水波認為,特步最成功之處是“明確的產品定位”。 事實上,外界一直認為,從提出品牌構想開始,特步一直以耐克作為參照系。即便是企業標志,耐克用一個大勾勾,而特步卻反其道用了一個大叉叉。對此,丁水波毫不避諱:“耐克是中國體育用品業的行業偶像,耐克在做專業運動,而特步在做時尚運動。” 這個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的福建人,打破了體育只是運動的陳規,開創了眾多“80后”、“90后”對體育運動的新認知,那就是買運動服飾不一定是為了運動,也是在購買一種時尚。 但是,特步“時尚運動“的定位一開始并不為人認可。 “2001、2002年的時候,市面上的運動鞋多以白色、黑色、灰色居多,即使是阿迪、耐克也只是偶爾出來一些深藍色的鞋,顏色上總體來說很單一。”丁水波卻想嘗試大紅、黃色、橙色等艷色系,由于沒有現成的生產線,又史無前例,當時90%的人都不認同。“簡直是吃力不討好。” 當時2000年悉尼奧運會結束以后,所有國產體育用品都去模仿耐克,模仿阿迪達斯,都去請奧運冠軍來做品牌代言人,特步卻反過來去找娛樂明星謝霆鋒做代言,真是“非一般感覺”。 沒想到,2002年特步結合謝霆鋒叛逆的形象推出“風火鞋”,一個單品的年銷售量竟然達到了120萬雙,此后再無人超越。 特步這個運動品牌的時尚之路由此開啟,隨后,蔡依林、TWINS、潘瑋柏、韓庚也相繼成為特步的代言人。 始于產品,深耕品牌,是丁水波對下一個十年的構想,從商品驅動模式到品牌運營模式,是特步正在進行的轉型。 后有追兵 商海總有沉浮。 經歷一輪瘋狂增長后,內地體育品牌市場已進入結構調整期。 特步國際(01368.HK)去年年報顯示,雖然在營收增幅上,特步位居本土五大體育品牌之首,但消化6.7億元的存貨仍然需要一定時間。 再看本土兩大運動巨頭李寧和安踏。雖然李寧遭遇了業績增長的困境,但仍然以89.29億元的營收位居本土品牌之首。同為福建品牌的后起之秀安踏去年凈利增至17.3億元,遠遠超過特步的9.66億元。 鞋服營銷專家馬崗對記者分析,目前來看,在本土品牌中,特步排名只能算“老三”,且不說與李寧、安踏的差距,現在,德而惠等品牌的定位也與特步相似,后來者的壓力不可輕視。 除了本土對手的猛烈追擊,連國際大牌耐克、阿迪達斯也開始了“渠道下沉”策略。二三線市場硝煙四起。 對于將約八成零售店設置于二至四線城市的特步來說,激戰難免。 丁水波篤定地對記者說,二三線還是要堅持下去,但今年新增店面數要比去年大大減少,“我們的重心放在翻新800家店鋪,第六代終端形象店面更時尚,將為同店產值帶來20%~30%的增幅”。 此前,特步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何睿博曾公開表示,將公司今年銷售目標由15%調低至單位數,而店鋪凈增長由去年800至1000家,回落至約400家。 受國際經濟環境不確定、原材料漲價以及消化庫存的影響,丁水波對記者坦言:“2012年會比2011年更難。” 也許,如何在逆境中超越,是丁水波眼下最大的考驗。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