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明在講臺上。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12年7月,深圳南山附屬學校(簡稱央校)校長李慶明突然離任,在網上引發熱議。 當下的學校教育,其目標,更多的是指向崇高的圣人、抽象的英雄,或者世俗的成功者,而其結果則是,孩子們一進社會即感到幻滅,浮在生活的表面,無所適從。 公民教育與之相反。從人的角度而言,公民教育是讓孩子成為一個真實的人,能夠在自己身上安頓自己,通過自己,喚起自身的責任感;愛這個世界,理解社會生活的秩序;積極生活,有能力在自己的國家構建并捍衛幸福與尊嚴。 幾年下來,央校成為中國唯一一所以“公民訓練”而著名的學校。李慶明則被人冠以公民校長之稱。 突然而來的被下課 2012年夏季,這位每天向學生鞠躬的公民校長,因一道辭令,而成另一種形象,一個孤獨失敗者的形象。中國教育科學院突然解除了與南山學校的合辦協約,李慶明作為其直接委派的校長,需自謀出路。 學校暑假前的最后一天,李慶明含淚讀完《結束時刻的一份檢討》,結束了他在央校的9年教育探索生涯。開文尚存些許驕傲,“不管這些探索多么稚嫩、粗糙,不管我們蒙受了多大的孤獨、挫敗,也是值得自豪的,因為我們是在和形形色色畸形、偽善的教育抗爭”,及下多是歉疚與哀傷,他責備自己,沉湎教育,不諳世道。 在深圳電視臺的采訪中,李慶明對著鏡頭平靜地說:“我舍不得這些朝夕相處的孩子們,我每天在校門口鞠躬,每個孩子的臉都記得。”之后掩面而泣。 網上關于這位“鞠躬校長”的評論,褒貶兼有。 褒揚者力挺公民教育,將其視為當下教育最重要的缺失成分,認為李慶明的教育實踐,是面向未來的立人教育。有央校家長聯名寫公開信,要求當地教育局挽留李慶明。他們自稱是一群被教育傷透心的家長,而李慶明,讓他們在積弊已久的教育環境中看到希望。“在李校長和他團隊的調教下,我們的孩子成為個性豐滿、思想獨立、理性和平、有擔當、有教養、有高貴精神的好孩子、好公民。”(《一群家長致深圳教育界及其他各界人士的公開信》) 貶責者則多從現實教育環境出發,認為李慶明的公民教育實踐,其實是把孩子們當做未成熟教育理念的實驗品,無益學生升學就業。 兩個月前,在中山大學舉辦的教育論壇上,李慶明把自己的公民教育稱為新啟蒙。彼時,他的演講以泰戈爾的話結束:“如果你在黑暗中看不見腳下的路,就把你的肋骨拆下,當做火把點燃,照著自己向前走吧。”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