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20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指委德分委主辦,中國礦業大學(招生辦)承辦的201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德語專業教學分委員會年會在江蘇省徐州市召開。教指委有關領導以及40余所綜合類、理工類高校,20余所外語類高校,德國歌德學院、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等德語專業領域的70余位專家、學者齊聚徐州,共同交流德語教學研究成果,探討德語專業教學最新發展動向。 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德語分委員會年會是國內德語教學和研究高級別會議之一,每年召開一次,針對德語教學的熱點話題進行討論和研究,旨在推進德語專業教學的經驗交流與學術創新,并對未來的德語教學進行指導。本次年會以“德語本科專業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為主題,圍繞國內德語教學的最新動態進行研討。 19日上午,大會開幕式在南湖校區圖書館報告廳舉行。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趙建嶺,教育部外指委德分委主任委員賈文鍵,西安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劉越蓮,歌德學院北京分院副院長費杭(Sebastian Vötter),DAAD德語外教項目負責人韓德琳(Heidrun Hörner),中國礦業大學外文學院黨委書記李長貴、院長吳格非出席開幕式并在主席臺就座。開幕式由李長貴書記主持。 開幕式上,趙建嶺副校長、賈文鍵教授、費杭博士、吳格非院長先后致辭。 趙建嶺副校長在致辭中代表學校四萬余名師生員工向大會的召開表示衷心的祝賀,向與會領導和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就學校的歷史沿革、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等情況作了簡要介紹。他指出,掌握一門外語,不僅是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與世界各國溝通的有效橋梁,更是大學培育全面人才的必然要求。他介紹,學校高度重視外語教學與研究工作,早在1958年就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公共俄語課和英語課,隨后在70年代中期開設二外德語課,2005年又設立了德語系。他表示,作為淮海經濟區唯一一所開設德語專業的高校,學校愿意與各高校一起通力合作、承擔職責,服務國家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培養出更多的外語人才。 賈文鍵教授對年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希望與會專家、學者,通過相互交流和學習,借鑒國內外有益的經驗和做法,結合中國德語專業的實際情況和需要,不斷提升理念、豐富形式、完善標準、改善效果,切實推動我國德語專業考試向前發展,為我國德語專業的持續繁榮,促進中德文化交流做出積極貢獻。費杭博士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歌德學院的情況,回顧了教指委德分委與歌德學院之間的密切合作。他表示本次年會既為學術交流和討論提供了平臺,也為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提供了場所。吳格非院長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學校外文學院的建設發展情況。 隨后,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朱小安教授主持大會主報告。西安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劉越蓮從教育者的角度出發,著重闡釋了科研與教學融合的重要性;中國礦業大學外文學院德語系特聘教授王京平以自己的教學經歷為例,針對本科教學中的學術訓練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了系統闡述;德語著名學者中國海洋大學()齊東東博士、華中科技大學()張建偉教授、同濟大學黃克琴教授也分別從實踐的角度,詮釋了劉越蓮教授科教融合的理念。 會議期間,來自復旦大學德語系的魏育青教授作了題為“從曦源項目看德語本科學生科研能力培養的可能性和局限性”的報告。他強調本科科研重在引發學生的興趣,并闡述了本科科研訓練的五要素,積極倡導把科研意識貫穿于四年的本科學習中。與會代表結合“本科學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方法及可能性”這一議題,按綜合類院校、理工科院校和外語類院校分為三個組進行討論。來自北京大學的王建教授、南京大學(招生辦)的孔德明教授及北京外國語大學(招生辦)的任衛東教授針對討論結果進行了全面總結。 20日下午,年會圓滿落下帷幕。在本次年會上,與會代表針對德語專業本科學生的科研能力培養進行了充分討論,發表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對于進一步提高大學德語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德語教學的質量起到了促進作用。 年會現場 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趙建嶺致辭 教育部外指委德分委主任委員賈文鍵教授致辭 歌德學院北京分院費航博士致辭 外文學院院長吳格非教授致辭 外文學院黨委書記李長貴主持開幕式 年會現場 年會現場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