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屯中心小學學生正在領取免費的營養早餐 “我們住宿生在學校吃得特別好,媽媽說比在家吃得還有營養。”密云縣最大的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太師屯鎮中心小學食堂內,正在吃早餐的五(4)班學生肖鵬對記者說。這天早上,記者走進太師屯小學食堂,正是早飯時間,學生們按順序領取早餐。早餐十分豐盛:牛奶、雞蛋、燒餅、火腿腸,還有熱騰騰的玉米粥。孩子們邊喝牛奶邊大口吃著燒餅,吃得津津有味。 據了解,該校學生食堂是政府出資新擴建的,面積達1000平方米,有25個教室大,可容納近500人同時用餐。 “以前可沒這么好,”坐在嶄新的餐桌前,五年級學生錢珊對記者說:“天天饅頭、面包或大餅,而且食堂很小,吃飯得排一小時隊。” 去年,北京市在全部實現“兩免一補”基礎上,對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學生實行“三免兩補”,即免雜費、免教科書費、免住宿費,給予生活補助、交通補助。農村學生免費餐的經費就來自生活補助。 為減輕農村中小學學生家庭負擔,提高寄宿制學生用餐質量,確保他們在校吃飽、吃好、吃出營養、吃出健康,密云縣政府累計投入約6000萬元,將寄宿制學生的伙食補助標準從2003年的每人每月30元提高到了今年的每人每月240元。如今,農村寄宿制學生吃飯不僅免費,伙食質量也提高不少,營養攝入量不足問題正逐步解決。可以保證免費提供寄宿制中小學生每人每天1袋牛奶、1個雞蛋。 密云縣各學校還注重科學、營養配餐。太師屯小學校長蔡瑞山介紹,該校每周一、二、四會給孩子們準備燉牛肉、燉排骨等肉菜,主食則有米飯、花卷、饅頭等,每天還有應季蔬菜,如菠菜粉條、白菜豆腐等。在保證飯菜質量的前提下,食譜每周調整,粗糧細做,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增加花樣,基本實現“食譜跟著學生走,品種跟著季節走,營養跟著科學走”的營養配餐目標。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