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一再呼吁英國應效法歐洲大陸國家,加強大專等職業培訓教育。 有智庫依據調研結果建議稱,為適應時代新要求,英國的大學應該為學生增設更加“實際”的職業教育科目。 智庫“政策交流”(Policy Exchange)的一項調研發現,55%的英國成年人認為太多大學生的學習過度局限于書本理論。 只有18%的接受調研者認為英國的大學教育在純學業和應用技術學科分配之間找到了較好的平衡點。 代表英國頂尖大學的羅素集團的總裁文迪·皮亞特博士(Dr Wendy Piatt)也認同上述看法,認為英國大學并不是所宣傳的“培養出隨時可就業畢業生的最理想環境”。 教育改革 上述智庫調研共走訪英國各地有關人士1624人;調研重心聚焦于年輕人是否能在大學的學業中得到足夠理論和實際的教育,并是否得到與就業有關的培訓。 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受訪者認為政府應該修改教育政策,進一步加強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和學徒培訓教育。 參與起草調研報告的企業家理查德(Doug Richard)認為,大學推出的職業教育必須有高水平和良好的聲譽,否則職業教育就可能會被認為沒有大學本科來的“過硬”。 他還指出,結業后短期在公司企業實習并不能真正達到最好的職業培訓結果。 實際需求 “政策交流”的最終版有關應該教育改革的調研分析報告將在下個月正式出爐。 智庫負責人考利根博士(Dr Owen Corrigan)說,調研結果明確顯示英國教育大框架中今后需要更注重職業教育的發展。 考利根博士建議那些高中時沒有考下A-Level或放棄學業的年輕人應該有機會可以通過更多的高等職業培訓途徑繼續進取。 專業們指出,包括德國等一些歐洲大陸國家這方面的經驗十分值得借鑒。 他們認為,盡管在現階段對多數學生來說上普通大學仍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好途徑,但是對不少年輕人來說,即使是傳統的醫學和法學學科也需要更多的職業培訓內容。 數據顯示,迄今為止從羅素集團下屬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就業后平均工資仍然遠遠高于普通大學畢業生和職業教育畢業生。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