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他“吝嗇”“幾百元的陀螺不要,只買10元的”
杜明昱 原標題:11歲“吝嗇”小學生捧出8千元 捐給東大設助學金幫助貧困生 圖片由杜明昱家人提供。 1月8日上午,東南大學(招生辦)教育基金會新設立了一項“特殊”的助學金“溫暖助學金”。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這筆助學金的捐贈者不是國家或者學校,不是企業單位,也不是某位校友,而是南京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學生杜明昱。助學金的捐贈者是小學生,這在東南大學還是第一次。昨天,11歲的杜明昱和揚子晚報記者對話時悄悄地說:“請別告訴哥哥姐姐我是小學生,他們會有壓力的。” 媽媽說他“吝嗇”“幾百元的陀螺不要,只買10元的” 記者了解到,根據助學金設立協議,杜明昱將連續四年每年向東南大學教育基金會提供兩千元作為“溫暖助學金”,用來資助一名東南大學在讀的家庭經濟困難并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的本科生,幫助受資助者減輕生活壓力完成學業。出生于2002年的杜明昱現在就讀于南師附小五(2)班,活潑開朗,學習成績優秀,是班里的學習委員。杜明昱主動提出要把壓歲錢捐給東大貧困生,得到媽媽的支持。不過在媽媽馬慧寧眼中,杜明昱很少主動開口要“花錢”,甚至有點“吝嗇”。“很奇怪,我家兒子天生知道節儉,平時很少花錢。”媽媽說,平常她每個月只給杜明昱10元零花錢,他經常花不掉,就小心存放在紙盒里。校園里流行玩陀螺,有的小朋友收集了幾個甚至十幾個陀螺,他愣是“熬住”了沒開口向媽媽要。“其實他心里很想要的。”小姨知道了杜明昱的心思,悄悄地說:“小姨送你,想要幾個?哪一種,隨便挑。”陀螺的價格從幾百元到十元不等,杜明昱偏挑了最便宜的,“小姨說你挑貴的買,他回答‘有就行了’。”參加作文比賽拿了一等獎,外婆獎勵了10元,杜明昱先是不要,收下后又原封不動存進自己的小紙盒。 這次他卻好大方“戶頭”里有1萬元,拿出8千設助學金 從杜明昱出生那年起,家里就為他在銀行單獨開了“教育基金”賬戶,專門存放他每年的壓歲錢和他平時省下的零用錢。平時學雜費就從這個賬戶里扣除。 讓記者驚訝的是,除了壓歲錢和零花錢,杜明昱早早學會“賺錢”了。“小時候帶他上街,有人發傳單,他拿到手攥在手里,走一路。”媽媽問他有什么用?他回答:“可以賣。”平時用完的草稿紙以及飲料瓶一起積攢起來,“把這些廢品賣了換的錢可以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呢!”杜明昱總是這樣告訴媽媽。每個月賣廢品可以攢下十幾元,一年有近兩百元“收入”。“這個習慣是外公培養的。”媽媽告訴記者,自己平時工作比較忙,杜明昱由外公外婆一手帶大,他們生活節儉,杜明昱耳濡目染也養成了好習慣。攢下來的錢,杜明昱有自己的打算。 杜明昱把想捐助的想法告訴了媽媽,“我查了一下他的戶頭,還有1萬元,接著又跟東南大學的老師聯系,得知捐助一名貧困生每年需要2000元,四年是8000元。”媽媽把捐助金額告訴了杜明昱,“你還剩10000元,需要捐給哥哥姐姐8000元。”他想都沒想回答說“好的”。 “別說我是小學生,哥哥姐姐會有壓力” 昨天下午,杜明昱放學后接受了揚子晚報記者采訪,電話里他悄悄對記者說,“千萬別告訴接受捐助的哥哥或姐姐,我是一名小學生,他們會有壓力的。”杜明昱說,他并不知道捐助的對象是誰,“我也不想知道,只希望哥哥或者姐姐收到錢后,能吃得好一點,不用為錢發愁。”這個小男生雖然只有11歲,卻已經有了長遠的打算,“我現在還只是小學生,能力有限,‘溫暖助學金’只能資助一名貧困生,但我會堅持下去,將來有能力一定多資助幾名。” 杜明昱的善良、熱心,給班主任提秀雷留下深刻印象,“我了他們五年,杜明昱一直是個熱心的孩子。”學校有規定,學生在校戴紅領巾,班上總有孩子忘記,杜明昱就在書包里備上幾條,誰忘記戴了就借給誰。 聽說有貧困生每天只吃兩頓飯 身為小學生,怎么會想到在大學里設立助學金呢?為什么不把錢捐給同齡的有困難的孩子呢?小小年紀的杜明昱卻裝了不小的心思。他說,我們國家已經實行9年制義務教育,小學生和初中生不用花錢就能上學,而且已經有很多的小朋友得到了希望工程的幫助,而大學生得到資助的力度可能還不夠。有一次,杜明昱看電視節目介紹了一名貧困生的故事,“那個哥哥為了省錢,每天只吃兩頓飯,早飯就吃白饅頭。”不久前,他又在報紙上讀到了南京一對80后小夫妻的故事,“他們貸款買房,卻捐助了東大、南航大8名貧困生。(本報此前有報道)”讀到這里,杜明昱想,自己為什么不幫幫,和自己只有一墻之隔的,東大的哥哥姐姐呢? 杜明昱就讀的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就在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的旁邊,從杜明昱所在的教室窗戶就可以看到東南大學的校園。在杜明昱眼里,能進入大學校園學習的那些大哥哥、大姐姐都是好樣的,一直是他學習的榜樣。 東大回應: 尊重孩子意愿,不透露捐贈者身份 聽完杜明昱小朋友的捐贈意愿,東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李爽老師從最初的吃驚變為到贊嘆,“11歲小朋友給大學生捐助,這在東南大學還是第一次。”李爽老師說,作為一名小學生,杜明昱有一顆金子般的心,他思考著超出年齡的問題。作為學校,一定會尊重孩子的意愿,不會向學生透露他的身份。(揚子晚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