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聯名提交建議報告 應明確污染時學生停課標準 環保局回應:相關建議將有針對性地吸收采納 “《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體現了政府積極應對大氣污染事件的態度。但是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太多倡議、帶頭、呼吁、敦促、協調、建議,即使提到了監管執法,我們也不太確信我們是否有法可依。協調機構環保局面對諸多部門、企事業單位似乎說話底氣依然不足。我們不知道,如果公務車不帶頭停駛是否應予以處罰;私車是不是不用對污染負責,可以參與也可以不參與停駛;我們也不知道什么樣的排放單位需要臨時地犧牲一下商業利益為大家的呼吸而停產。但我們知道,應該給予民眾賴以生存的空氣和藍天一個法律的依靠,一個永久的而不是臨時的權力對污染說不。” 這是一群高中生在經歷北京數十年不遇的霧霾天后,查閱大量資料,撰寫的《關于北京建立大氣污染事件緊急處理地方性法規的建議報告》中的一段話。整篇報告共7000余字,孩子們征集到了218位同學的聯合簽名,呼吁全社會關注并推動立法進程。 霧霾天 傷害了我們的民族自尊心 牽頭撰寫建議報告的是北京四中學生社團環保社的社長尹川,這名高二女生去年9月才接手環保社,但在學校已經組織了“環保換書”等頗有影響的活動。
“我們覺得每天戴著口罩埋怨不是個辦法,應該做點能改變現狀的事。大家和劉剛老師一塊兒討論了整整一個下午,最后認為,應該抓主要矛盾,促使政府立法才是最有效的。作為中學生,我們沒有參與立法的能力,但是我們可以給政府提建議。” 防治條例“不解渴” 孩子們提出五點建議 1月20日《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送審稿)》出臺,四中環保社的孩子們在認真閱讀全文后發現了其中的不足:“全文15000字中,涉及大氣污染緊急狀態的文字只有‘第二章 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中[應急]部分,約200字左右,其中對具體的‘強制性應急措施’表述為:‘包括責令排污單位停產、部分停產、部分機動車停駛’,算上標點也僅有23個字。我們感覺措施較少且規定模糊,不利于實施和產生實效。” 為了讓處理措施更具體且有可操作性,孩子們查閱了各國治理污染及緊急事件處理的相關規定,結合中國國情,對大氣污染事件緊急處理措施提出了五條具體建議: 明確建立并啟動大氣和健康應急評估的標準 建議組建科學客觀公正的專家組,制定分級的大氣污染緊急狀態應急措施,明確在什么標準下應由有關專家組啟動大氣和健康應急評估,并給予市民前瞻性防護和減排建議。 對敏感人群實行分級管理,明確學生停課標準 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是PM2.5的敏感人群,當污染達到一定程度時應考慮分級別的停課措施,而不僅僅是停止戶外活動和體育課。停課不僅減少兒童和學生暴露在高濃度污染環境的機會,還將明顯減少剛性私家車使用需求。 嚴格控制緊急情況下機動車數量 大氣污染嚴重時可啟動機動車上路分級管理,強制排放狀況欠佳的汽車,不論公車還是私車都在緊急狀況時無條件停駛。借鑒其他國家拼車享有快速道的方式,要求一定條件下禁止單人駕車上路行駛或限制駛入特定的主干路。這些量化的方式將比公車帶頭停駛更公平有效。 大力發展公交系統 孩子們調查中發現,北京市中心公交出行率只有40%,而紐約達到90%,據此學生們建議考慮特殊天氣狀況下公交免費。 對PM2.5排放企業進行分級 該遷出的一律遷出,不能遷出的在緊急情況下明確有法律義務限產減排,并根據對民生的影響程度制定具體限產標準。 環保局立即做出回應 將有針對性吸收采納 “建議最終的定稿是在期末考試之后完成的。”參與建議起草的高一學生馬天野說,他們把建議放在各班讓同學們傳閱,如果支持就可以簽上自己的名字,最終一共有218名學生簽名支持,有的還在簽名后面附上了自己的建議。 環保社的同學們把附帶簽名的建議書遞交到了政協和市環保局,這兩天還準備再遞交給人大。 孩子們的建議引起了環保局的關注,環保局大氣處立即給四中的學生們回了信。回信對孩子們表示感謝,稱報告“具有一定的專業水平”,并表示,該建議“會在《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修改完善過程中認真考慮,并明確單位和個人不執行應急措施的處罰規定。鑒于法規條款一般對污染防治進行宏觀的、原則性的規定,一些具體措施建議,將結合北京市的實際情況,在完善北京市重污染日應急方案時有針對性地吸收采納。”(記者 李莉 劉平) (北京晚報 李莉 劉平)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