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附中江寧分校陳志揚被西交少年班錄取 闖過“全科”選拔關 15歲成少年大學生
姓名:陳志揚 年齡:15歲 班級:南師附中江寧分校初三(18)班 愛好:足球、朗誦、圍棋、計算機 曾獲獎項: 2011年、2012年“時代學習報”杯數學競賽一等獎 2012年全國數學聯賽二等獎 2012年南師附中江寧分校校內百科知識競賽一等獎 每學期均獲南師附中江寧分校英語閱讀競賽一等獎 近日在南師附中江寧分校的學校官網首頁占據顯眼位置,15歲的陳志揚一下子成了學校的小名人。在今年3月初舉行的西安交大少年班招生選拔中,15歲的陳志揚成功從全國各地2045名優秀報考學生中脫穎而出,15取1,被西安交大少年班錄取,成為了“少年大學生”。“少年班的選拔心理、體育什么都考,如果沒有在學校打下的底子,還真扛不到最后。”陳志揚笑著說。 “少年班”心理、體育樣樣考 “少年大學生”一般都是早慧的象征,但真正的少年班選拔是什么樣子的?陳志揚告訴記者,“少年班”的招生選拔里不光考察文化課知識的掌握程度,甚至連心理測試、體能測試都包含在內,是不折不扣的“全科人才”選拔。 “面試的時候,我們得面對兩位理工專家、一位人文社科專家、一位心理專家和一位中學老師。”陳志揚介紹了少年班選拔的面試過程。在1個小時內,這些從全國各地選出的優秀初中生需要圍繞《個性化自我簡介》、《人文素養》、《獨立創作》及《合作創作》等題目一一作答。這些問題都沒有設立標準答案,考察的是學生的獨立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心理測試一關其實最考驗人,”陳志揚說。想要成為“少年大學生”,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不行。陳志揚硬著頭皮接受了漫長的心理測試考驗,“總共有11組題目,每組里從十幾道題到五十題不等。還有圖片排序、圖形判斷等內容。沒有初中三年在南師附中江寧分校打下的牢固基礎,還真扛不到最后。”如今已經成功“突圍”,陳志揚非常感激學校。 在西安交大少年班的選拔考試里,還特別加入了體能測試這一項。“體能測試考了三項,立定跳遠、實心球和1000米跑。”陳志揚坦言,自己的體育成績只能算是班里的中游,所以還特地為了少年班的考試“積蓄”了半個月的體力。“我們都是住校學生,每天吃完晚飯到晚自習上課之前,我都會到操場上跑兩圈,練練自己的耐力。” 把高中數理化“擠”進初中學習 當其他同學還在為即將到來的中考和三年后的高考()苦苦備戰的時候,陳志揚卻成為了眾人羨慕的“少年大學生”,一下子成為學校的“小名人”,甚至還在初中部的成人宣誓儀式上作為優秀學生代表領誓,各種榮譽“砸”得陳志揚有點暈,但他卻依然對自己的學習保持了高度的警醒。 “基本上應該說不用參加中考了,但我還是喜歡去圖書館里借點高中的參考書來看。”原來,能夠順利在西交少年班的選拔中脫穎而出,陳志揚的“秘笈”便是將高中的輔導書“壓縮”進了初中三年的學習中。南師附中江寧分校的初中部和高中部共享圖書館資源,這個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讓陳志揚在初中時就有機會接觸高中的數理化知識。“平時我會去圖書館里借一些高中數理化的課外書,下了晚自習就帶回宿舍翻著看看。遇到看不懂的知識點就去請教老師。”一下子“擠”進了高中三年的數理化教材,陳志揚把自己的初中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 “學過的知識要融會貫通,知其然,還得知其所以然。”當記者要陳志揚概括自己的學習方法時,這個憨憨的男生用了一句略顯文乎的話來陳述。“我學的最好的科目應該就是物理了吧,但從沒參加過物理競賽。倒是數學競賽得過一些獎項。”陳志揚謙虛地告訴記者。憑借著每次考試都跌不出年級前十的不敗戰績,陳志揚成功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顯得順理成章。 常州孩子在南京當起“生活管家” “我在班里擔任生活委員,這是個‘閑職’,主要的任務就是監督同學們有沒有按時就寢。”陳志揚是班里的“生活管家”,但事實上,這個從常州輾轉到南京求學的15歲男生平時也要獨立照顧自己的生活。“小學畢業的時候就聽說了南師附中江寧分校,沖著優秀的教學資源,我就奔著省招班來南京了。”一個人來南京難免想家,父母因為工作的原因又不能經常來探望,陳志揚將自己在南京的學習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我挺喜歡踢足球的,一進初中,我也報名參加了學校的圍棋社團。”豐富的校園生活沖淡了他的思鄉之情,也讓陳志揚逐漸適應了南京的“快節奏”。漸漸的,學校朗誦比賽、歌唱比賽里都出現了陳志揚的身影。 “少年班沒有高考的壓力,但不代表我可以放松對自己的要求。”陳志揚說。雖然讓這個15歲的男生提前思考自己的未來似乎還為時過早,但他在知識儲備方面的渴求已經逐漸顯現,“我希望利用這‘省下來’的三年多了解一些物理化學方面的知識,為自己將來的學習打好基礎。” (記者 楊甜子) (揚子晚報 楊甜子)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