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貧困大學生申請助學貸款的日子,昨日,一名學生向記者反映,助學貸款需要證明、申請等各材料十幾張,學校、院系、村委會、鎮民政辦公室、縣民政局,要逐個跑到,一共蓋了26個公章。大熱天的這樣折騰,有部分同學辦了一半索性放棄,“有這個時間和精力,還不如去打工掙學費。” 現狀 續貸要蓋26個公章 “這周我已經往村委會跑了三趟,下周還得繼續跑鎮上和縣里。”昨日,面對繁瑣的申請程序,湖北經濟學院大一學生黃同學無奈地說,去年入學首次辦助學貸款已經折騰過一次了,沒想到續貸還是一樣繁瑣,明年不會再貸了。 黃同學來自大悟縣宣化店鎮黃寨村,他介紹,申領續貸程序較多,而且和首次貸款有些不一樣:首先在網上填申請信息,然后下載個人續貸申請表3張(村、鎮及縣三級蓋章);找學校辦理“在校生申請證明”,找院系、學校蓋章;填3份貸款聯系人情況表(村、鎮及縣三級蓋章);村委會開具貧困證明2張(村、鎮及縣三級蓋章);身份證戶口本復印件5張。 黃同學算了一下,所需材料共14張,公章要蓋26個。“一些程序不明晰,材料沒帶夠,又要重新回去辦,來回跑了幾趟之后才搞清楚。” 影響 部分學生放棄貸款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大一學生沈同學暑期在洛陽打工。她老家在黃岡,原本是打算讓媽媽在家幫忙辦助學貸款,然而,各種各樣的證明材料把她繞暈了頭,最后干脆放棄貸款,“暑假打工掙了些錢,這個月再辛苦點,攢夠了學費就不用貸款了。” 三峽大學大一的潘同學本來準備辦貸款證明,“看見同學們續辦都那么麻煩,村、鎮、縣來回跑,還要求村委會主任擔保,太麻煩,不想辦了。”她的另兩位同學分別在北京和廣東打工,也因為續貸耗時太長而放棄,打算自己掙學費。 建議 簡化程序一站式服務 記者采訪部分大學生了解到,老家在貧困山區的學生貸款最難辦:一是信息不暢,各種證明到底要幾張,沒一個公示,跑幾趟才知道;二是程序太繁瑣;三是村、鎮、縣來回跑,交通又不便,大熱天的受不了。有學生呼吁,能否在縣里統一設立一個助學貸款辦公室,一站式服務,讓助學貸款這一便民措施更便民? 湖北經濟學院藝術學院負責學生資助貸款的輔導員王勇軍說:“不同省市貸款的程序不一樣。其實貸款的程序說復雜是很復雜,說簡單也很簡單,學生們應提前在當地資助中心咨詢,以免耗時耗力。同時,銀行放貸程序之所以收緊,原因之一是此前部分學生還貸時信用度差,希望貸款的學生誠信按期還款。”楚天都市報 (荊楚網)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全民閱讀立法已列入國家立法計劃
·河南本科女放棄高薪工作 和男同學一塊賣豬蹄
·“博士年入十萬”有催生“職業學生”之嫌
·“三輪達人”的中國夢
·農村空巢老人自殺三天被發現 孤獨寂寞成自殺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