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學生選擇的機會去哪兒了 “時間去哪兒”的話題最近挺流行,而在昨日的考點外,家長間議論最多的卻是:孩子選擇的機會去哪兒了? 高校自主招生的本意,是擴大高校自主權,也是對選拔優(yōu)秀創(chuàng)新人才的新探索。早在2000年,就有重點大學開始嘗試了,到2007年,自主招生的學校已經(jīng)擴容到了60多所。那時的自主招生,高校全都各管各的,會把推薦名額分攤到各地的重點中學。為公平起見,高三學霸們一人僅一次校薦機會。 2008年,復旦自主招生在浙江率先提出了“零門檻”,哪怕沒有學校推薦,優(yōu)秀學生也能毛遂自薦參加自主招生考試。之后不少高校紛紛跟進,讓無數(shù)學霸偷著樂,選擇的機會一下子多了。 當時,只要你足夠優(yōu)秀,不怕折騰勇于趕考,完全可以在自主招生考場上嘗試N回,拿到你力所能及的最心儀高校的加分。 2010年底,“北約”、“華約”和“卓越”三大頂尖高校自主招生聯(lián)盟成立。外界盛傳2011年三大聯(lián)盟會同天開考,令浙江高三學霸抓狂—究竟選擇“北約”,還是“華約”或“卓越”?這場聯(lián)考大戰(zhàn)也因此被指為“圈地高考()”而遭質疑。不曉得是不是學生和家長的吐槽起了效果,最后三大聯(lián)盟很貼心地錯開了考試時間。 2012年“北約”和“華約”考試時間撞車。2013年,“卓越”也來湊熱鬧,三大聯(lián)盟同天考試,真正上演了一出“三國殺”。學生只能參加其中一個聯(lián)盟的考試了,通過筆試后,在參加考試的自主招生聯(lián)盟中選擇大學進行面試。 今年復旦面試又撞上了三大聯(lián)盟筆試,直接升級為“四國大戰(zhàn)”。 對此現(xiàn)象,教育界人士普遍認為,同天開考帶有爭搶生源的意圖。高校則回應,這么做是按照上級要求,減輕學生趕考負擔。 “哎,情何以堪啊!”昨天,在浙大西溪校區(qū)考點外,一位來自寧波的學霸家長感嘆,機會又少了一個。 一些考生認為,幾大聯(lián)盟考試時間“撞車”,的確減輕了趕場的負擔,但同時選擇機會也“減負”了。有同學忍不住想問:難道哈佛、耶魯?shù)拿嬖嚕矔旁谕惶靻幔?本報記者 沈蒙和 (錢江晚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學生選擇的機會去哪兒了
·想當骨感美人 姑娘吸毒減肥
·孕期吃花生降低寶寶過敏幾率
·轎車自動落鎖 2歲孩子被鎖車內(nèi)半小時后得救
·韓劇熱潮傷了我們的文化自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