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成“海待”讓留洋潮回歸理性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發布時間:2012-01-26 12:23
現在說“海歸”失去金字招牌還為時過早,但這樣的趨勢卻是無以阻擋。一直以來,受“崇洋媚外”思想的影響,以及對國外教育的認同,擁有海外學歷就如同捧了金飯碗,激發起了全國性的留洋熱潮,有條件的利用條件,無條件的創造條件,大家紛紛拼“走出去”的戰略,結果留洋人員越來越多,“海歸”一族就自然失去了吸引力。
不得不說,大量的歸國留學 (微博) 人員,除了有海外學習的經歷和文憑外,很難有突出的優勢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先機,“海歸”成“海待”,其實是市場對供給的及時反饋,而這樣的規則是不以個人的想象和熱情為轉移的。市場就是這樣公正和無情,當一樣東西過于飽和之后,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就無法回避。
造成這樣的狀況,有多種原因,一是海歸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過渡后,整體素質難免會有所下降;二是很多留學生語言不過關,缺乏適應能力、表現糟糕,難以適應國外開放式教育;三是學歷、資質造假屢見不鮮,特別是唐駿的學歷涉嫌造假被媒體公開后,海歸的整體形象急劇下降;四是企業不再“迷戀”洋文憑,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重能力輕學歷”已經成為普遍共識,“唯文憑論”和“唯留洋論”已經鮮有市場,海歸在國內的遭遇,跟國內大學生的情況,其實殊途同歸。
在全國“留學一片熱”的現實下,海歸成“海待”對于狂熱的教育投入澆了一盆冷水,讓沉迷其間的人,將會更加清醒而理智。更深層的意義在于,這無疑是一場思想上的革命,使不理性的認識回歸于理性。當海歸褪去表象的光鮮之后,依附于經歷之上的價格才會貶值,其真實價值才會得到體現。
越來越多的家長,在把孩子送出國的那一天,將重新審視這種投入的代價。當你投入數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之后,回來卻只有每月數千元的回報,“留洋”的價值就會被社會重新評估。那么,教育投入的重心就會由“文憑取向”向“能力取向”遞進。另一方面,也會促進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轉變,“素質教育”也就更值期待。
(新華每日電訊)
[發布者:yezi]
-
精彩推薦
- 金平果RCCSE《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第六版)新鮮出爐
- 2020-2021年中國研究生教育高校競爭力排行榜(500強)
- 機械碩士研究生學科(專碩)排名_金平果2020-2021年高校研究生教育分學科(專碩)排行榜
- 材料學專業排名_評價網2020-2021年高校研究生教育分專業排行榜
- 金平果2020-2021年教育學學科排名——高校研究生教育分一級學科排行榜
- 新鮮出爐!后“SCI至上”背景下我國第一個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 捐資700萬!邱均平顏金蓮教育基金重獎漣源四中優秀學子
- 發揮第三方評價優勢 助力科研評價改革
- 第四屆全國“雙一流”建設與評價論壇 延期舉辦的通知
- 杭電舉行邱均平顏金蓮教育發展基金捐贈簽約儀式
-
最近更新
- 《EVALUATION & MANAGEMENT》(Quarterly)2020 Issue 5
- 教育部啟動實施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內附實施方案全文
- 回首2020,展望2021,我國高等教育評估政策大盤點!
- 特別報道|邱均平:新時代我國科研評價體系重構中必須處理好八大關系
- “金平果”首次發布職業本科院校綜合競爭力排行榜
- 新工科研討(七):佐治亞理工學院開展研究生就讀體驗調查
- 新工科研討(六):佐治亞理工學院工程學院的“重大挑戰”學術項目概況
- 新工科研討(五):佐治亞理工學院設置研究生工程創業項目
- 新工科研討:麻省理工學院設置研究生跨學科工程學位(四)
- “金平果”公布2021年加拿大大學留學排名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