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香江體驗香港 內地學生赴港留學14年記
來源:新華網發布時間:2012-06-21 12:08
1998年,香港高校本科課程開始招收內地生,開啟內地高中生赴港“求學之門”。每年赴港讀本科的內地學生人數,由初期只有寥寥數十人飆升至近來每年1000多人。若把研究生包括在內,至今累計已有超過6.2萬名內地生在香港求學。
這批莘莘學子的到來,曾掀起港校搶奪內地高考(微博)尖子的話題,也為香港本地生帶來良性競爭的沖擊。部分內地學生畢業后選擇留在香港打拼,則為香港社會注入了新的活力。
難忘的迎新游戲
在香港,“迎新營”是高校歡迎新生的傳統活動,幾乎所有大學生都經歷過它的洗禮。以學生會、學系、宿舍等名義舉行的迎新營,由師兄師姐一手包辦,游戲形式五花八門,旨在讓新生留下難忘回憶,更好地投入校園生活。
去年9月,生長于內蒙古赤峰市的蒙古族男生牛奔,以優異的高考成績考進香港中文大學。他入住的男生宿舍以香港學生居多,而他們都善于搞活動,氣氛比其他宿舍熱鬧,迎新活動也獨樹一幟。
“為了躲避這個活動,那天我很晚才回來,大概11點吧,但回來之后才發現他們剛開始。”回想起這次脫衣點名的經歷,性格爽朗外向的牛奔感到既好笑又無奈。
牛奔表示,他對學校個別宿舍的學生愛鬧愛玩的個性略有所聞,只是沒想到他們設計的迎新活動會如此“重口味”。這是他踏入香港校園后體驗到兩地文化差異上的第一個沖擊。
普通話在香港還沒達到全面普及的程度,本地生平日交流都講粵語,這是牛奔來港求學需要面對的另一個重要課題。包括牛奔在內,宿舍籃球隊里就只有兩個內地生,隊員之間的溝通要費點力氣。不過他認為,只要多點耐性,語言障礙并不影響年輕人之間的融洽相處。
語言問題可以通過努力學習來解決,讓牛奔感到難以適應的倒是香港潮濕的氣候。他笑言,一回到內蒙古老家,臉上的痘痘就立即消失了。
回顧過去一個學年在港的體驗,牛奔的感覺是:“總的來說,還是挺開心的。”
是“獨立”還是“冷淡”?
2008年,香港允許包括內地生在內的非本地生畢業后無條件留港一年。此后,據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的統計,選擇留港發展的內地生人數由大約30%增加至超過一半。
來自山西太原的李欣航,2011年從香港城市大學研究生畢業后,在香港一家中小企業任職船務文員。她說,讀研究生時大部分同學是內地人,直到工作后,才有機會與香港人有較深入的接觸交流。
十年前,李欣航第一次來港,當時作為旅客的她,覺得香港是一個自由、發達、美麗的城市,港人和善熱情。今天,作為本地一家公司的員工,她看到身邊的香港同事勤奮、獨立,從一些生活小節上看,甚至有一點點冷淡。
近來內地人和港人之間出現的一些小摩擦,李欣航雖然沒有切身經歷過,但也有留意。她相信,這些沖突是源于內地和香港的文化差異,彼此思考方式不同,出現小摩擦可以理解。“我覺得內地和香港同胞相互之間是可以溝通的。”
視香港為家
來港十年的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主席耿春亞,一直在關注內地生在港的發展。作為過來人,他認為內地生來港的人數不斷上升、國家經濟快速增長等因素,都使在港內地生的日常生活、讀書交友等方面起了重大變化。
2001年暑假,耿春亞以清華大學(招生辦)3年級生的身份來港實習,翌年爭取到機會獲公派到香港城市大學攻讀碩士;2004年畢業后獲香港科技園支持,成立了一家網絡服務公司,從此在港落地生根。
“2002年的時候內地生很少,融入香港的環境會好很多,因為他們不得不跟香港本地同學一起交流。”耿春亞說,隨著內地生人數增多,兩地學生在學校和社會層面均產生了資源上、文化上的沖突,這些方面的變化尤其顯著。
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最近進行了一項調查,列舉出大約30項有關香港的優勢,請在港內地生選出他們認為最具吸引的項目,結果最多人選的是國際化。
學校增強對內地生支援
來港升學的內地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來到香港,他們要獨自面對陌生環境,在適應過程中,學校扮演的角色很重要。
新學年將招收300多名內地生的香港中文大學最近宣布,將加強對內地生的心理援助,將增設4至5名輔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則成立特別支援辦公室,專門服務包括內地生在內的非本地生。
香港理工大學學務長陳振沖說,1998年之后的頭幾年,學校里大約只有40名內地生,如今發展到4000多名,學生的需要也隨之增多。
他表示,最近兩年,很多內地同學都主動找輔導員協助,今年和去年比較,有關人數上升近50%。他們的困難主要包括語言的適應、讀書方法等,其余還有思鄉情緒、感情問題等。
有鑒于此,理大近期成立了“內地及國際學生服務處”,進一步增加輔導方面的人手。“希望為他們提供支援,讓他們更容易適應香港的環境,有利于學習。”
陳振沖說,該校有不少內地生都希望畢業后留港工作,新成立的服務處也會提供相關的就業輔導支援。
他還表示,內地學生表現出色,香港本地學生會覺得競爭增加,促使他們加倍努力。
[發布者:yezi]
-
精彩推薦
- 金平果RCCSE《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第六版)新鮮出爐
- 2020-2021年中國研究生教育高校競爭力排行榜(500強)
- 機械碩士研究生學科(專碩)排名_金平果2020-2021年高校研究生教育分學科(專碩)排行榜
- 材料學專業排名_評價網2020-2021年高校研究生教育分專業排行榜
- 金平果2020-2021年教育學學科排名——高校研究生教育分一級學科排行榜
- 新鮮出爐!后“SCI至上”背景下我國第一個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 捐資700萬!邱均平顏金蓮教育基金重獎漣源四中優秀學子
- 發揮第三方評價優勢 助力科研評價改革
- 第四屆全國“雙一流”建設與評價論壇 延期舉辦的通知
- 杭電舉行邱均平顏金蓮教育發展基金捐贈簽約儀式
-
最近更新
- 《EVALUATION & MANAGEMENT》(Quarterly)2020 Issue 5
- 教育部啟動實施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內附實施方案全文
- 回首2020,展望2021,我國高等教育評估政策大盤點!
- 特別報道|邱均平:新時代我國科研評價體系重構中必須處理好八大關系
- “金平果”首次發布職業本科院校綜合競爭力排行榜
- 新工科研討(七):佐治亞理工學院開展研究生就讀體驗調查
- 新工科研討(六):佐治亞理工學院工程學院的“重大挑戰”學術項目概況
- 新工科研討(五):佐治亞理工學院設置研究生工程創業項目
- 新工科研討:麻省理工學院設置研究生跨學科工程學位(四)
- “金平果”公布2021年加拿大大學留學排名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