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廣西公務員()考試專業科目筆試結束。12.6萬名考生,7000多個飯碗,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為參加公務員考試,不少“考碗族”不惜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甚至甘愿放棄其他就業機會。這場興師動眾的考試,帶給考生和圍觀者的不僅是驚訝,更是思考:這些投入值得嗎?公務員真的適合每一個人嗎?考公務員是最好的出路嗎? 新聞追蹤 話題引子 “考霸”橫掃“國考”“區考” “只要堅持下去,總能考上公務員。”4月13日,2010年以來第四次來南寧參加“區考”的柳州考生小何,儼然成了“考霸”。2009年在湖南某高校讀大四的小何就報名參加了湖南省的“省考”試水,初試不第的小何在之后常年報考了“國考”和廣西的“區考”,其中還奔赴廣東參加過一次該省的“省考”,算下來大概參加過六七次公務員考試了。 2009年,雖然沒考上公務員,心懷“公務員夢想”的小何為了熟悉公務員工作,在柳州找了一家市直機關單位做聘用工。他稱,所在的科室除了科長,其他兩人都屬聘用,在工作中能學到寫材料、處理事情的經驗。 2010年報名參加“區考”時,小何筆試感覺還不錯,但考試作廢,讓他再次趕來考試,但仍沒能如愿進面試。2012年,小何參加了廣東“省考”,結果分數離面試線還差30分,這讓小何感到廣東的“省考”更激烈,以后便一心考廣西“區考”。 談起“屢敗屢戰”的經驗和教訓,小何將其歸結于上班比較忙,沒什么時間復習。再就是之前報的區直單位、南寧市直單位報考人數太多,競爭太激勵。一番總結后,今年,小何報了柳州當地的一個工商所,“招4個人,比較基層,應該有希望的”。 除了多年“考碗”不第的考生外,記者也采訪了公務員身份的考生。2009年南寧人歐女士考上了百色市公安局某縣分局,入編工作兩年后,2013年“區考”中,歐女士報考了南寧一家市直單位沒考上。今年“區考”,歐女士又報考了南寧一市直單位。歐女士心態比較好,她稱:“反正早已進了公務員的圈子,每年都考考,爭取換個好點的地方。”此外,也有些想考各市區單位的考生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市轄縣份,爭取想辦法調動。 <晸?商所,“招4個人,比較基層,應該有希望的”。 現象掃描1 女性考生是考試主力 經人介紹,記者輾轉聯系上了在四川某大學計算機專業讀大四的廣西女孩小李,一年前小李就為“考碗”作準備。她從師兄師姐口中得知,計算機專業的女生就業率不如男生,便把目光投向了公考員考試,班里的不少女生也抱有這個想法。4月13日,她在南寧職業技術學院考點參加廣西公務員考試,坐在考場里放眼望去,“30名考生里,大概有20個是女生”。 對于女性考生在歷年廣西公務員考試中所占的比例,我區人事考試部門并未給出相關的權威統計數據。僅從今年“區考”前,桂林市考生報名參加某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的性別比例來看,237名參加培訓的考生中女性有139名。記者多方采訪并在考場實地調查發現,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中,女性占多數。 從事公務員培訓工作的老師唐泉認為,目前確實存在報考公務員的考生中女性居多的現象,一方面是因為女性相比男性對收入的要求并不那么高,而主要是求“穩定”;另一方面,一些理工科專業本身男生就多,這部分男生學得一技之長后,就業面更廣,不一定非要考公務員。 雖然如此,但就唐泉所了解的情況來看,通過選拔后最終錄取的公務員中,男性卻多一些,“可能是一些崗位比較偏遠艱苦,女性考生大都選擇城市中的崗位,而城市中的崗位競爭激烈,考上的概率不如偏遠艱苦崗位”。 現象掃描2 只求穩定不求“人職匹配” 第四次參加“區考”的廣西大學文學院研究生岑漢成直言,讀中文碩士的除了去搞教學和科研,干其他的都是專業知識和教育資源的浪費,但對畢業生來說首要的是穩定的“飯碗”,而不是考慮是不是真正適合自己。 “考碗”值不值?也得算一筆賬。上文中的考生小李說,為了參加公務員考試,她提前結束了畢業實習。返邕考試期間,她從留校的同學那里得知,自己錯過了一場校園招聘會,而孤注一擲地參加公務員考試,“考得怎樣心里也沒底”。 武漢某高校給排水專業碩士畢業的小黃是南寧本地人,按照家庭的意愿,要求他考個南寧的崗位,去年報考一南寧市直單位辦公室崗位,因報考人數太多而沒能考上,這次“區考”小黃又報考了南寧市一基層工商所,小黃有些矛盾地說:“希望這次能考上,但學了這么多年的給排水說不干就不干了,會覺得失去了什么。” 小黃這樣的例子并非個案。記者了解到,不少理科、工科甚至醫科專業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報考一些對專業要求不高的公務員崗位,例如辦公室科員等。業內人士李勇認為,公務員報考結構的錯位,不僅給考生的專業知識和教育投資造成一定浪費,還會造成公務員招錄工作中的崗位設置的浪費,“有的崗位五六百人報考,有的崗位無人問津”。李勇認為,除了應該引導考生多渠道就業外,考生自身也需要結合實際條件報考崗位。 13日,國家職業指導師羅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報考公務員是否會造成教育投資的浪費,還得看是否做到了“人職匹配”。他認為,在報考公務員時,如果自身意愿與新崗位相匹配是最好的,如果不匹配,也總會有能夠用得上的時候。因為“大多組織機構都希望成員的知識和能力架構不過分單一,而是能使團隊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他建議,高校畢業生在考上公務員崗位以后做個有心人,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充分體現自己在某些專業領域的優勢和價值, 這樣比較有利于個人發展。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廣東公務員考試申論題:談農技推廣農村維穩
·廣東公務員筆試26萬人參加 考錄比約20:1
·公務員考試:考碗族何時不再迷戀“鐵飯碗”
·2013年湖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
·2013年湖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