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公務員()聘任制改革關鍵要激活競爭 義烏招聘聘任制公務員,在浙江開啟了公務員聘任制的“破冰”之旅,打開了一條引才“新通道”。經(jīng)過近5個月的資格審核、考試測評等,5名聘任制公務員將于近期走馬上任。根據(jù)公告,聘任制公務員將按合同實行協(xié)議工資,各崗位的指導年薪不低于30萬元。(5月4日《現(xiàn)代金報》) 聘任制公務員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但“不低于30萬元的年薪”卻足夠吸引眼球。對比當下的工資水平,30萬年薪無疑是個很高的標準,遠超國內平均工資水平。正因如此,具有“破冰”意義的公務員聘任制試點甫一亮相,即遭到多方質疑。 單純從數(shù)字的角度來評價“30萬元年薪”,未必客觀。高與低是相對而言的,如果物超所值,聘任制公務員確屬稀缺性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并能發(fā)揮巨大的價值,那么30萬元年薪并不算高,相反,如果引進的只是一些庸才,人人可替代之,那么不要說30萬元,就是5萬、8萬元,也有浪費之嫌。換言之,公務員聘任制的意義不在于“高薪招人”,而在于建立起一套相對完善而高效的用人機制,一方面保障引進優(yōu)秀的人才,優(yōu)化公務員結構,另一方面為公務員分類改革打下基礎,逐步實現(xiàn)公務員“退出機制”,改變目前只進不退的困局。 在用人和分配機制上,公務員一直實行職務等級制度,把待遇與人結合在一起,待遇隨人走,由人的身份“說了算”。機關內部“論資排輩”,不管崗位與業(yè)績大小,一概以身份、職務、級別,來決定公務員的職務升遷和薪酬待遇。繼深圳實行公務員聘任制以后,浙江義烏招聘聘任制公務員,實現(xiàn)公務員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轉變,打破機關一成不變的用人形式,如是舉措值得期待。 但是,作為一項改革的新舉措,政府招聘聘任制公務員,其實際效果仍有待觀察與驗證。特別是高薪招聘更要防止兩種傾向。其一,要嚴格落實考核制度,能者上庸者下,防止招聘任制公務員只改形式不改用人內容,聘任制公務員依然端鐵飯碗;其二,政府測評、引進緊缺人才,一定要嚴格把關,嚴格控制聘任制公務員的行業(yè)與數(shù)量,讓真正優(yōu)秀的人才脫穎而出,并合理確定不同崗位的薪酬待遇,讓其從事的工作及貢獻與薪酬待遇相匹配,防止其他公務員亂搭聘任制公務員的高薪便車。 鐵飯碗不是公務員的專利,高薪也不是聘任制公務員的代名詞,無論何種形式的公務員,都應兢兢業(yè)業(yè)做好本職工作,都不應該有鐵飯碗心理,公務員的工作績效與工作報酬標準都應該經(jīng)得起公眾評判與公平正義的檢驗。 從形式上推行聘任制公務員比較容易,改變公務員的身份觀念、等級意識,真正實現(xiàn)崗位管理、按勞取酬并不簡單。公務員崗位改革,關鍵要落實兩點。一是拋棄論資排輩的傳統(tǒng)思想,打破更多條條框框,讓基層員工包括編制外員工有膽量和底氣競爭中上層崗位。二是拿掉依附于公務員編制、級別之上的多種政策待遇,真正做到因事設崗,薪隨崗變。并真正改變能進不能出的僵化用人機制,激活公務員隊伍競爭,提高政府的工作效能。 (羊城晚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解讀30萬年薪公務員:公職人員或將普遍漲薪
·公務員聘任制如何接力(關注聘任制公務員)
·年薪30萬起公務員干啥呢
·公務員聘任制改革關鍵要激活競爭
·考碗族的新難題:考研VS考公務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