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素推理是國考常見題型,在省考、政法干警以及事業單位考試中也經常出現,這一題型通常都是在題干中給出很多關系,然后考生必須在短時間內尋找到其相應的對應關系,結合選項給出正確答案。這樣的解題思路聽起來很容易,如何能夠快速找到相應關系解決此問題呢?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將為大家講解快速突破樸素推理的解題技巧,讓大家在通往國考的道路上更加從容。 解題技巧一: 代入排除法,解題時從選項入手,將選項代入題干,與題干的信息進行匹配,如果不符合條件,或者推出矛盾,則可以排除此選項,如果代入某個選項、恰好符合題干條件,則判定為正確答案,這樣的方法叫代入排除法。 代入方式:根據匹配的方向分為橫向代入和縱向代入 所謂的橫向代入即把題干的信息跟某個選項的所有信息進行匹配,來確定該選項是否正確的方式;所謂的縱向代入即把題干的信息跟所有選項中的某一列進行匹配,只要不符合條件,這些選項就可以直接被排除掉,該種方式被稱之為縱向代入。 例題1:甲、乙、丙、丁是四位天資極高的藝術家,他們分別是舞蹈家、畫家、歌唱家和作家,尚不能確定其中每個人所從事的專業領域。已知: (1)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出席了歌唱家的首次演出。 (2)畫家曾為乙和作家兩個人畫過肖像。 (3)作家正準備寫一本甲的傳記,他所寫的丁傳記是暢銷書。 (4)甲從來沒有見過丙。 下面哪一選項正確地描述了每個人的身份? A.甲是歌唱家,乙是作家,丙是畫家,丁是舞蹈家 B.甲是舞蹈家,乙是歌唱家,丙是作家,丁是畫家 C.甲是畫家,乙是舞蹈家,丙是歌唱家,丁是作家 D.甲是作家,乙是畫家,丙是舞蹈家,丁是歌唱家 中公解析:B。帶入排除法,由條件(1)可以知道甲丙都不可能為歌唱家,故排除A和C。由條件(2)可以知道乙不可能是畫家,故可以排除D。經過兩次排除便可以快速選出正確答案了。 解題技巧二: 以元素個數最多突破口,即以題干的元素出現的次數最多的為突破口,進行分析從中得出答案的分析方法。 例題2:小王、小李、小張在一起,一位是工人,一位是農民,一位是教師。現在只知道:小張比教師年齡大,小王和農民不同歲,農民比小李年齡小。 因此我們可知: A.小李是工人,小張是農民,小王是教師 B.小李是農民,小張是工人,小王是教師 C.小李是教師,小張是工人,小王是農民 D.小李是工人,小張是教師,小王是農民 中公解析:A。通過審題,可以發現“農民”這個元素出現次數最多,那么它就是我們的突破口,首先“農民與小王比較了”所以“農民”不可能是小王,接著“農民與小李比較了”所以“農民”不可能是小李,不是小王也不是小李那農民只能是小張,故選A。 解題技巧三: 假設法:假設法解題是一種常用的思維方法,在一些應用題中,要求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未知量,思考時可以先假設要求的兩個或幾個未知數相等,或者先假設兩種要求的未知量是同一種量,然后按題中的已知條件進行推算,并對照已知條件,把數量上出現的矛盾加以適當調整,最后找到答案。 例題3:臨江市地處東部沿海,下轄臨東、臨西、江南、江北四個區。近年來,文化旅游產業成為該市新的經濟增長點。2010年,該市一共吸引了全國數十萬人次游客前來參觀旅游。12月底,關于該市四個區當年吸引游客人數多少的排名,各位旅游局長作了如下預測: 臨東區旅游局長:如果臨西區第三,那么江北區第四。 臨西區旅游局長:只有臨西區不是第一,江南區才第二。 江南區旅游局長:江南區不是第二。 江北區旅游局長:江北區第四。 最終的統計表明,只有一位局長的預測符合事實,臨東區當年吸引游客人次的排名是: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中公解析:D。假設臨東區為真,那么臨西、江南、江北為假。得出臨東區為第四。 中公教育專家希望以上解題技巧能幫助廣大考生更好地應對國考,取得優異的成績。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京公務員考試13日報名 3成職位僅招應屆生
·三大技巧助你快速突破國考行測樸素推理題
·公務員心理壓力山大:人際關系是主要困擾
·公務員對大學生仍有不小吸引力:工作穩定
·140萬人通過資格審查 國考降溫依舊熱
|